A股新能源究竟有多火?
就在本周,新能源车企比亚迪市值已经超过中国石油股份(00857.HK),有基民甚至“威胁”基金经理,不配新能源就要基金赎回。此外,火热的新能源不仅吸引了基民,也吸引了不少基金经理挑战自己能力圈!其中医药女神掌管的两只基金,在刚刚过去的二季末其头号重仓股均为宁德时代,且配置比例都已超过10%的红线。
而截至目前,正在发行或待发的新能源相关主题基金更是多达16只!
与此同时,更有甚者的是,本周国信证券一份关于“电池一哥”宁德时代未来40年营收预测,大有将新能源泡沫推向史诗级!该券商研究所分析师对当下热门股票宁德时代储能业务进行分析,分析得出2060年宁德时代储能业务营收体量区间为1500亿元~2000亿元,中枢为1714亿元。
真是yyds,40年后扶我起来看股价!
这么能,咱不算到3000年!
用40年后的业绩来支撑宁德时代现在的估值?这样的研究报告出炉的背后,以及本周围绕新能源行业诸多标杆性的信号,又有哪些问题值得思考?
40年后业绩都能算出来?
8月4日,国信证券研究所一篇《宁德时代系列之二——储能篇:第二“增长曲线”的终局探讨》的分析报告,引发了投资圈的关注和热议。
在这篇报告中,分析师周俊宏、唐旭霞认为宁德时代的业务进展和估值成为新能源产业链重要发展和投资风向标之一,预计储能将成为宁德继动力电池业务后的第二条“增长曲线”。报告旨在测算储能市场需求、探讨其发展趋势及商业模式,基于宁德时代当下储能业务布局,判断宁德终局的市场份额,并预测储能业务市值空间。本文核心在预判——以望远镜视角预测储能市场的规模及趋势,分析宁德时代高市值的底层支撑逻辑关键之一——储能,以便后续把握整个储能产业链的投资机会。
报告认为,宁德时代已通过合资建厂、入股等方式整合储能产业链。此前其动力电池业务受益于 1 外因(政策)+3 内因(客户、原材料布控、技术) 快速增长,假定储能业务(技术路线、竞争格局、拿单模式三个影响因子)与动力电池业务具相似增势与发育曲线,保守预计终局宁德全球储能市占率15%~25%,对应营收/市值空间约 1714亿元/4285 亿元。认为增量赛道储能未来竞争激烈,预计最终宁德时代能占据全球市场占有率15%~25%,分析得出2060年宁德时代储能业务营收体量区间为1500亿元~2000亿元,中枢为1714亿元。
除了预测2060年宁德时代储能业务营收体区间估值,该报告预测了储能业务的净利润。报告中写道:净利率主要受各项费用(三费、税金及附加、营业外收支等)、组织能力等公司个体属性的因素影响,参考宁德动力电池业务(占比近8成)较为成熟,净利率趋于稳定,预计宁德储能业务的净利率为9%~11%,对应2060年储能净利润中枢171亿元。参照国内相关企业,采用PE估值法,取20x为估值中枢,分保守(20x PE)、中性(25x PE)、乐观(30x PE)三种情况,中性假设下市值空间为4285亿元。
某百亿私募投研人士向记者直言:“2060年大家到底还开不开车,都不知道呢?未来是不是以后都是公共交通了,智能驾驶了?说不定锂电池技术都已去火星上了。”
预测报告靠谱吗?
在上述百亿私募人士看来,任何一家企业都很难完全看清楚,未来2到3年内自己所在行业的发展与变化,更何况是40年后的事,谁也说不清楚。
“这样的报告没有太多的参考价值。完全是一种理想化、线性化的外推,但是事物的发展是非线性化,会有各种干扰的因素。”该私募人士进一步指出。
沪上某私募人士则是坦言:“我们认为市场对宁德时代的预期较高,很大程度上透支了未来的增长空间,预期收益率不足以覆盖潜在的风险。”
接受采访的沪上某基金经理表示:“这种算法是一个非常理想化的状态,是很终局的那种思维。就是假设宁德时代未来几十年一直发展非常顺利的情况下才可能做得到。”
在该基金经理看来,这个非常顺利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公司的产品不能出任何问题,电池一直要保持现在这种行业地位,或是稍微有缩减,但不能缩减太多。
2. 动力电池的路线还不能有巨大变化,但是后面很有可能锂电池在10年以后部分会被其他类型的电池替代。如果能量密度更高和安全性更好的固态电池技术走向成熟,未来谁会是新能源汽车电池的龙头还不得而知。
3.宁德时代所处的毕竟还算一个新兴成长行业,对于成长的科技行业,最怕的就是技术路线的变化。技术路线变化,企业能不能跟得上,宁德时代也有这方面的储备,还能不能像锂电池产业化规模化这么大,优势还能这么强吗?
4.未来的竞争对手会不会发展更好,比如说像LG或者国内其它的一些动力电池企业,包括其在储能的地位,会不会也像动力电池那么强?
5. 目前很多车企甚至100%都是宁德的配套,但是这些车企也会自己去做动力电池,具备实力的大车企会不会蚕食一部份额。整车厂也不希望看到电池一家独大的格局,会去扶持更多的电池供应商。因此宁德时代能否一直保持较高的市场份额存在不确定性。
6. 真正卓越和优秀企业总会带来惊喜,就是它总会让你在静态的时候想不到,但随着产业的发展,它会不断的去延展它的能力圈和产品的丰富度,所以很多企业可能比你5年前设想的变化还要充满变数。比如公司新产品的拓展,上下游的延伸;比如说它现在只做动力电池包,未来它有没有可能更多去涉足到汽车零部件的底盘领域,未来如果是动力电池和底盘融合到一起了以后,它会不会有可能连底盘也会涉足。
雷根研究部认为,一般通常看到的研究报告,基本都是重点预测未来2年左右的收入和利润,这样一个周期有一定的可预见性。对于更长远后的预测,基本就是做一个趋势性的判断。储能作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环节,又是政策重点支持的领域,市场对其巨大的空间是寄予很大的期待,这也是研究员敢于对2030年后储能市场作出预测的原因,而宁德时代又是当前新能源电池领域的龙头,因此研究员对2030年~2060年宁德市场在储能市场规模作出预测,也是有他一定逻辑性。但是从投资角度讲,10年~40年后的预测对当前的估值和投资决策影响,我们还是要理性和谨慎看待,因为这期间会面临宏观经济、行业和公司等诸多层面的不确定性,而这些可能会是影响未来一定时期内股价走势更主要的因素。
报告为何会现身?
老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常常被用来比喻世事变化,盛衰无常。对一家企业未来40年进行理想化的预测,其参考价值又有多高?
在很多投研人士看来,未来5年的行业都不一定能看清楚明白,更何况是40年后。这样看上去并太不靠谱的报告又是怎么出来的呢?
事实上,据记者了解不少机构投研人士对其预估宁德40年后的业绩并不特别关心,而传阅最广的却是上面这种图。
图上的最后一句话“过长时间跨度的预测使得绝对估值方法不够准确,具产生较大偏差的可能性,因此此处的绝对估值结果仅做展示型参考。”,则是成为机构热议的段子。
前述公募基金经理表示,作为制造业上市公司中市值NO.1,宁德时代的市值确实比较大了,所以如果算短期其实估值有点高了,只能展望终局了。
前述沪上私募人士也给出了相同的看法,当前新能源板块的估值较高,要匹配当前的高估值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维度的预测,然而更长时间维度的预测通常意味着更大的不确定性。
“此处的绝对估值结果仅做展示型参考。这个还是有点牵强,换而言之,就是算出来不够了,目标价不够了它就是不适用了。各种用法用了之后发现都不出来目标价了,所以就说绝对估值法是失效了。”前述百亿私募人士直言。
雷根研究部认为,新能源汽车无疑是当前市场最大的热点,宁德时代又是这个最大热点的龙头企业,如果研究员能写一篇引起市场关注的宁德时代的报告,哪怕这篇报告是有争议,也能大幅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对宁德时代的预测已到了2060年,背后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宁德时代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龙头,已经被市场过度研究,为了吸引投资者关注,研究员只能去找一些超出正常思维的视角。第二个问题也是反映了当前宁德时代的估值已经处于非常高的位置,要支撑目前股价进一步上涨,必须挖掘新的或者更大的成长逻辑。而2030年~2060年这样一个很长时间内,既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预测,在市场情绪高涨的时候,有可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火爆新能源:公募配置已达历史顶峰
采访中,记者发现用宁德时代40年后的业绩来支撑现在估值的观点,成为了不少投资人士读完报告后的第一印象。
然而,对宁德时代研究分析角度已然挪至40年后,似乎不能仅仅简单当做一个简单的故事一笑了之,其背后有更多的东西值得思考。
2020年末,新能源站上风口,行业龙头大象起舞。到了2021年,新能源上涨较多的其实是原来板块内二三线的和关注度不高的较低估值品种、最上游的矿产资源品种和涨价品种,也随之演变为集体狂欢。
很是契合当下的碳中和主题,同时欧洲也在加快碳中和的步伐,预期MG会出一些财政的刺激手段来刺激产业,整车端不断有让人耳目一新的新车型的推出,产业前景广阔达成了共识。
“从市场的情绪来讲,我觉得新能源现在已经是非常高的一个状态了。如果看整个公募基金的配置,我们前面做了个测算,公募基金整体在新能源汽车上的配置都已经达到了历史顶峰的状态。”融通新能源汽车主题精选基金经理王迪表示。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二季度末,共有117家基金公司总计1345只基金持有宁德时代,持仓市值1419亿元,一举超越五粮液成为公募第二大重仓股,仅次于茅台。
数据进一步显示,截至二季度末,共有87只公募基金配置宁德时代占基金净值的比例超过10%,其中28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其余均为指数型基金。
事实上,全市场竞争的公募基金经理,在实际操作层面面临不小的压力。在部分公募基金经理看来,2021年A股结构性行情演绎下,不买点新能源股业绩都难以交代。于是,我们发现,名为南方现代教育股票基金,实则在今年二季度末已变成了也新能源基金。二季度末的前十大重仓股,分别为宁德时代、亿纬锂能、隆基股份、诺德股份、阳光电源、爱美客(300896.SZ)、中科电气、天奈科技、中公教育、歌尔股份。其前十大重仓股都是新能源概念股,前全部处于超配。
南方现代教育股票2021年二季度末前十大重仓股
另外,号称公募医药女神的基金经理葛兰,在其目前管理的5只基金中,除两只医疗基金外,中欧阿尔法A、中欧明睿新起点都是其独立掌管基金。
以中欧明睿新起点为例,该基金成立于2018年三季度。成立以来,从其季度持仓品种变化不难发现,从开始的行业分散逐渐演变为行业集中,二季度末前十大重仓股前三大重仓股分别为宁德时代、隆基股份和亿纬锂能,均属于新能源板块,且宁德时代配置比例占基金净值的比例已高达10.77%,妥妥的顶配。隆基股份和亿纬锂能配置比例分别为7.83%、5.3%也是绝对的超配。可见这位医药女神也在不断的拓展能力圈,向新能源方向迈进,而在对于看好的个股还是沿袭了以往敢下重手的投资的强势风格。
下图也显示出,基金经理葛兰对宁德时代投资价值的认可,掌管两只非医药类基金头号重仓股宁德时代的比例都已超过10%,这也意味着在公募基金双十协定下,她不得不进行持续跟踪调整。
中欧明睿新起点2021年二季度末前十大重仓股
中欧阿尔法A2021年二季度末前十大重仓股
在王迪看来,今年新能源行业类上市公司的集体上涨,主要原因还是公司业绩普遍是超预期的。国内来看,新能源汽车2020年的销量是130万辆,此前大家预期2021年的销量可能在180万~200万辆,但目前看起来可能会在250万~300万辆。国外来看,欧洲仍保持了较快的增长,MG市场预期会出台一些财政的刺激来加快拉动产业的发展,包括MG市场的增速也还不错,进而形成了全球新能源车超预期增长的大格局。这种大格局,带来了新能源电池相关材料等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态,进而推升了产品的价格,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自然也超出了预期。
当市场达成共识之后,新能源主题产品的热度仍在不断走高。7月底,易方达基金发布公告称,将易方达中证内地低碳经济主题ETF的场内简称由“低碳ETF”变更为“碳中和50”;广发中证环保产业ETF场内简称由“环保ETF”变更为“碳中和”。而碳中和也被公募基金视为下一个布局的热门主题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