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卖房炒股的人,现今如何了?

发布时间:2023-08-19 14:33:27 来源:网络投稿

我没见过卖房炒股的,但是见过很多拿着拆迁款炒股的,其中只有一个赚到钱了。

其他好几个,基本上都把房钱给炒没了。

失败的故事那么多,讲讲唯一那个赚钱的吧。

看看到底是靠运气,还是靠实力。

那是2013年,家对面一个街区因为要造地铁,所以搞动迁了。

那兄弟是我妈妈中学同学的儿子,比我大两岁。

当时动迁款拿了120万,还有三林一套房子,大概价值200万出头。

本来房子要给儿子,妈妈拿钱,但儿子有一套房子,所以拿了钱,把房子给了父母。

拿到钱后,其实没全部拿来炒股,一大部分买了银行理财,只拿了部分来炒股了。

因为佣金低,所以他在我这儿又开了一个新户,一开始只投资了30万。

这兄弟是个工程师,做IT的,之前和他聊过一次,他对于当时很火的智能穿戴,还有科技通信比较感兴趣。

属于科技派。

上班比较忙,所以炒股基本上就属于买入后就等着的那一类。

每次都是中午1点多买卖股票,可能那个时间比较空一些。

因为关系还行,我经常给他发一些相关行业的研报,但他好像也不怎么看,至少没给过什么反馈。

买的股票,都是高市盈率甚至是亏损的科技股。

那时候我对于科技行业研究不深,总觉得他买的这些个股票,风险特别高。

其实2013年到2014年上半年,其实都是这一类科技股的春天。

因为他操作不频繁,所以那一轮的科技牛行情,他赚的其实不太多。

2014年下半年,他想开通创业板,其实他股龄已经远超2年了,但是公司还是限制了资金,要求100万资金才可以给他开通。

那个时候,他就就资到了100万,也就是大部分的动迁款都进入了股市。

2015年,整整一年,他从头到尾,满仓的都是乐视网,这一只让人又爱又恨的股票。

那一年,正是乐视的巅峰,即便是年中的暴跌,他也是一路硬抗过来的。

那个年代,别人流行的是苹果三件套,苹果Pad,苹果手机,苹果电脑,他却喜欢乐视生态,乐视手机、乐Pad,乐视电视等等,是个乐视迷。

但很有意思的是,这位超级IT男,对于乐视网造车,却始终抱着怀疑的态度。

所以,在2016年中的时候,他突然就抛弃了持股一年半的乐视网。

这个时候,账面盈利大概只有60%多了,而乐视巅峰时期,他的账面盈利超过200%。

再往后,他一改对科技的热衷,转向选择了其他个股,以白马为主。

平安、格力这样的股票,也都拿过半年一年的时间。

最后,他买了万科,这样一只房地产个股,并且持有至今。

后来我才明白,他置换了一套房子,住进了万科家园,从此爱上了万科。

不知道为什么,之前认识的另一个客户,也是重仓万科,全家住在万科的楼盘。

真不知道是不是万科给住户都洗脑了,好多住户都是万科的股东。

虽说万科这两年并没有太大的行情,但总体趋势还是在稳步上涨,账面浮盈又是不少。

一个IT男,本着自己对于股市的理解,八年内,大概赚了3倍左右。

前前后后的持股,也就屈指可数的七八只,持有时间最短的也有三个月以上,最长的拿了两三年。

他也是我周围唯一拿着房款入市,赚到钱的人。

他能炒股赚到钱,我觉得80%靠实力,20%靠运气。

因为他炒股并不是一个新手,是个有自己投资逻辑的老手。

他的交易频率很低,非常让人佩服,毕竟能管住手的人,真的不多。

每次几乎都是满仓一只两只股票,然后很耐心的持有一段时间。

买股本身,也不能完全说是业绩导向,或者是题材导向,而是他看好的,就会坚持持有。

2015-2016的股灾和熔断,他都是硬扛的,2018年的阶段性熊市,他也是硬扛的。

可见他并不畏惧熊市,反而是觉得好的股票一定会涨。

我不知道他买股票之前会不会自己搞研究,因为他也从来没有说过。

但我感觉,作为一个马上40岁的成熟中年男性,他应该都是深思熟虑过的。

身边还有一些拿着房款入市的,有亲戚,有同学,也有朋友,几乎无一例外的迷失在了中短线的博弈之中和牛市梦里,几乎都折戟沙场了。

其中,亏的最多的,硬生生亏掉上海一套房子。

而且2015年四五百万的房子,现在都上千万了。

如果把时间拉长来看,几乎很少有股市中存活下来,并且赚到钱的人,是靠运气赚钱的,几乎都是靠实力。

即便是买了某只股票后忘记了,过几年发现涨了几倍十几倍的,也都是靠实力。

靠运气的人,基本上都是赚到过钱,曾经拥有,大部分都没能天长地久。

股票中能做到知进退的人,其实并不多,可能这也是为什么只有10%的人最终赚到了钱。

很多股民,一开始确实把炒股当做投资,可时间久了就沦陷在了红红绿绿的K线中,最终沦为了一个赌徒。

每天追求涨停的刺激,最终却被现实一次次的给抽一巴掌。

成功中的偶然并不多,或者说不持久,而投资却是一场持久战。

卖房炒股这种行为,从我个人的角度上来看,是不支持的,有很多套房的要转换投资配置的除外。

房子和股票,是资产配置中的不同类型资产,房子本身还有居住价值,不能完全拿来和股票比较投资收益。

本着把钱投入股市搏一搏的心态,是不可取的,因为单车很难变摩托,大概率最终只能赤脚走路了。

尤其是那些赌性很重的人,要限制入市的资金金额,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炒股本身不影响生活。

股票投资,真的不是dubo。

如果你只是单纯的想要赌大小,那直接猜正反,还有50%概率。

何必进入这只有10%赚钱概率的市场。

投资的路,任重道远。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