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18 19:51:53 来源:网络投稿
我感觉这种事情得结合实际情况来看,迫不得已的我们得包容;作威作福的我们得忍着;实在忍不了了想怎么办就怎么办。
这里我们把曾经是同事后来提拔做了领导的人,叫做A吧(方便称呼)
在职场上分析问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换位思考,只有思考到对方的难处与利益,任何事情基本上都很好解决。A这种人,走上领导岗位之后,他自己也很难拿捏自己的身份定位,以前都是在一个锅里吃饭的同事,都是在一个战壕里摸爬滚打的战友,随着身份的转变,在如同以前一样和大家混在一起,虽然能够感到亲切,但是从工作角度而言完全无法发挥自己的职能优势,时间久了会被下属员工反控。而如果板着脸一是一、二是二以领导的姿态管理老同事,未免会落得别人背后说闲话。而A现阶段真的变成了第二种情况,大家对于他这种做法也不是很认可。
一是以诚相待:
假如部门领导不是A是一个空降的领导,那么这个领导一是一、二是二,我们仅仅会对他的工作方式不近人情而感到难受,但并非会对他的人品有所怀疑。而换成了A我们就带上了人品的眼镜去衡量一个人,说起来还不是我们的看法发生了偏差,用一个固化的思维去看待了这个问题,A的职位发生了转变,A的工作方法也发生了转变,然而我们这些普通职工的思想却没有发生转变,这可能就是人家能够当上领导,而我们还是员工的根本原因吧,我们不能做到因势而动,应势而为。所以,我们应该主动的转变自身思想状态,不仅从职位上把A当成领导,更应该从心理把人家看成领导。这其中的确存在对比心理和落差心理,而只有克服了这些心理我们才能再下一次选拔任用上让自己脱颖而出,不然只会因为这个心结而郁郁不得志。
二是分时而待:
我感觉对待一个人,应该分时间段来判断具体方法,八小时之内A就是我们的领导,他说往东,我们不能往西,无论从任何角度,违背领导意愿做出来的事即便是对的,也是错的,毕竟干活不由东,累死也无功。所以,在工作时间内,A端着当领导,我们就得低着当员工。而八小时以外,以前是同事,以前是战友,该叙旧叙旧,该聚餐聚餐,别把工作带到生活中去,也别把工作和生活脱节。以前是老弟现在还是老弟,以前是大哥现在还是大哥,只要我们能够表现出这个分时而待的做法,A一定会真诚相待,有所触动。
三是正确对待:
中国人一直都喜欢先礼后兵,完成以上两个步骤,我们的礼数已经做完了,无论从一个职工的角度还是从一个老同事的角度,该做的事情,该承担的义务都已经清清楚楚了,而接下来的事情就是A的事情了。如果他能够从我们的变化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也能及时改变方式方法,我们还是可以一起玩耍的好朋友。如果依旧打着官腔充大头蒜,那么我们也不能没有底线的热脸贴冷屁股。公对公、事对事,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完成好交办的各项任务,任务不均衡,工作不平衡,该提意见就提意见,A是领导,但在某种层面他依旧是员工,只要做到有理有据,该正面刚就正面刚,不用畏首畏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