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普道琼斯日前宣布,将部分中国A股纳入其全球指数体系,但从A股的表现来看,并没有当初加入MSCI、富时罗素时的走强表现,这是为何呢?
远水解不了近渴。
对于A股而言,部分标的被纳入标普道琼斯指数,无疑说明全球市场对A股估值的认可,A股国际化又进一步,外资进入A股的渠道又多了一个。
但是,对于外资,大家都知道,典型的中长线投资,对于现在的A股而言,无疑是“远水解不了近喝”。
而且,纳入因子仅为具体A股标的(沪深港通)的可投资市值的25%,涉及到的投资金额较小,对A股的刺激作用有限。反而,因为外资的投资标的大都集中在沪深港通的部分优质标的上,可能还会造成对其他中小盘股的抽血效应。
此外,2019年9月底才能真正被纳入,还有10个月的时间,中间间隔时间较长,不稳定因素较多,这对于现在的A股而言,就是“隔靴搔痒”,根本不能解决持续弱势的问题。
综合以上,A股对被纳入标普道琼斯指数没什么反应,也实属再正常不过了。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国际化再下一城,无疑说明了A股估值确实已经处于全球市场低位,对于中长线价值投资者而言,逢低配置成长性较好的蓝筹股的时机已经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