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性养老金是按照平均缴费指数计算还是视同缴费指数计算的?下面随社保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过渡性养老金,主要是指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方案实施期间,由于在养老保险方案实施之前,在岗职工没有实际缴纳养老保险,在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没有建立之前,缴费基数比较低,个人账户计入不规范,导致个人账户偏低而采取的一种过渡性方案。
过渡期间的职工处于新老两种退休方案的衔接过渡期,因此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实际上是对个人账户养老金偏低的一种弥补方式,是对在过渡期退休人员养老金的一种补充机制。
按照社保法的法规,参保人缴纳养老保险15年,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依法领取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包含了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两个部分。之所以会分为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这是由养老保险的缴费的方式来确定的。
在缴纳养老保险时,分为单位缴费和个人缴费两个部分,其中单位缴费部分是计入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划入统筹基金的钱,也就是单位缴纳养老保险的钱,主要就是用来发放基础养老金,这个部分要和本人的缴费基数、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挂钩。
缴费指数的作用可以理解为每缴费一年,享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的比例,缴费指数越高,享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的比例就会越高,自己的基础养老金就会越高。这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在基础养老金中具体体现,这就是为什么单位缴费部分要划入统筹基金的原因所在。
个人账户养老金,主要来源于个人账户余额。个人账户余额包括了个人缴费的本金、个人账户余额每年产生的利息收入等。这也是和缴费基数、缴费年限挂钩的。缴费基数越高,缴费年限越长,个人账户的本金和利息收入就会越高,退休时的个人账户总额就会越高,个人账户养老金就会越高。
过渡性养老金并不是人人都有,凡是在养老保险方案实施之后参加工作的人,特别是在参保地个人账户建立之后参加工作的人,由于只有实际缴费年限,而且个人账户的计入比例已经非常规范,就只有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没有过渡性养老金。
在养老保险方案实施之前,或是参保地个人账户建立之前参加工作的人,除了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以外,还要计发过渡性养老金。
企业职工的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各地是不统一的,由于经计算方法的不同,各地过渡性养老金的差别比较大。事业单位的过渡性养老金和企业职工的过渡性养老金计算方法也不一样。
比如四川企业职工的过渡性养老金计算方法是养老金计发基数加上本人的指数化缴费工资除以2,乘以1996年1月之前的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乘以过渡系数。四川的过渡系数是1.3%。按照四川的计算方法,本人的指数化缴费工资,是按照平均缴费指数来计算的,平均缴费指数是视同缴费指数和实际缴费指数的平均值。
重庆市的过渡性养老金计算方法和四川是一样的,也是按照平均缴费指数来计算,而且也是按照1996年1月之前的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来计算的,但重庆市过渡性养老金的计发系数是1.4%,比四川高0.1%。
同样在四川办理退休的人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过渡性养老金计算方法是不一样的。四川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方法中,养老金计发基数和企业职工是一样的,缴费指数是按照视同缴费指数计算,而不是按照平均缴费指数来计算。而且过渡系数是1.4%,比在企业职工也要高0,1%。事业单位过过渡性养老金计算方法全国是统一的,各个省之间的差别主要是养老金计发基数不同,过渡系数不同。
广东省企业职工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方法,就不是按照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来计算的,而主要是按照本人的视同缴费指数来计算。广东省企业职工的视同缴费指数包括本人的视同缴费指数和1998年6月前的平均缴费指数,但过渡系数是1.2%,比四川的企业职工低0.1%,比四川的事业单位人员低0.2%,但养老金计发基数比四川高。
综上所述,过渡性养老金计算方法,企业职工各地的计算方法不统一,多数地方是按照平均缴费指数来计算的,但广东等地是按照1998年6月前的视同缴费指数和实际缴费平均指数来计算的,事业单位是在按照视同缴费指数来计算的。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更多社保相关内容欢迎关注社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