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应该按如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方面,养老金与工龄有关系:
所谓的工龄就是指我们的工作年限,在实行社保制度之前,这个工作年限就是从经劳动人事部门批准招工之日起到退休的时间,那时候的退休工资多半是按照工龄和在岗工资比例发放。比如30年工龄按70%,35年工龄按80%,40年工龄按90%。
但到了实行社保制度之后,企业职工退休金就是按照"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参照实际缴费年限,人账户储存额以及退休年龄等相关要素计发。对于工龄来说,只是因为有的人是在实行社保制度之前参加工作,之后才退休,他们涉及到视同缴费的过度养老金而己。
换句话说,正常情况下,社保制度实行之后,养老金跟工龄的关系就没啥实质性关系了,工龄已经被实际缴费年限所代替,如果你干了20年,可是你没有参保缴费,那这个工龄对于养老金来说毫无用处。
另一方面,养老金哪些因素有关:
上面我讲到了社保制度,实行之后养老金的计发原则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具体说养老金多少与如下六个因素有关:
一是缴费年限。需要说明的是,它不是你参加工作的时间,也就不是我们通常说的工龄,而是你参保缴费的时间,你缴费年限越长,同等条件下养老金就越高。退休的缴费年限最低要求是15年,如你交30年,理论上讲就应该高一倍。
二是缴费基数。简单说就是你按什么标准缴费,比如说人家是每月6000元工资数缴费,你是按每月3000元缴费;或者家那里的社平工资基数是8000元,你这里是4000元,那你的保费就要少一半。
三是缴费比例。也叫缴费系数,其实就是你按社平工资的百分之多少缴费?如果按社平工资最低60%缴费,条件相同的话,那肯定不如100%缴费的缴费金额高,影响个人账户储存额的养老金。
四是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账户储存额就是你的保费和利息总额,在同等岁数退休的前提下,它直接决定着你的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多少?比如你是三万元,人家是六万元,人家个人账户养老金肯定多你一倍。
五是你的退休年龄。退休年龄越早,你的养老金计发月数越多,同等条件,你每个月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就越少。比方说人家60岁退休计发月数是139,你要是50岁退休计发月数就是195。这也是为什么女性普遍不如男性养老金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六是退休所在地社评工资基数。这个是退休计算养老金时的重要因素之一,你退休时的社平工资基数越高,相对养老金也越多,这也是为什么同等条件下,发达地区比欠发达地区,退休比早退休养老金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我认为以前企业退休养老金跟工龄有关系,但是实行社保制度之后,关系越来越小,现在工龄已经被实际缴费年限所代替,你参加工作多少年,但没有参保缴费工龄一文不值。因为社保计发养老金的原则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就是要看你的缴费额度和年限等因素。
具体涉及到的因素主要有上述六个方面。简单可以理解为缴费年限,缴费基数,缴费比例,人账户储存额,退休年龄,退休所在地社平工资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