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缴费指数个人缴费指数有什么关系?有何区别?

发布时间:2023-08-19 16:33:11 来源:网络投稿

单位缴费指数其实是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按照养老保险管理办法中,个人实际缴费基数与上年度的职工月平均工资之间的比率。其实目前通俗的理解那就是,单位职工缴纳养老保险,是按照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按比例缴纳的。养老保险的总的缴费比例为24%,单位缴费部分是16%。另外一层意思就是单位在缴纳养老保险时,按照自己内部的所谓一套缴费基数来作为标准去缴纳,而不是按照实际工资数去缴纳。

那么自从2020年开始,社保费用由税务局代收,那么单位内部制定缴费基数就是一种违规做法,因为从税务局数据层面就可以看到,劳动者的个人实际工资数是一个数字,但是社保缴费又按照另外一个数来计算的。这两个数据之间的差异,其实是不被社保所允许的。所以企业必须改正,要按照实际工资数作为缴费基数,进行社保费用的缴纳,那么公司部分缴纳工资数的16%,个人部分由公司从工资税前代扣8%,合并为24%共同缴纳给社保中心。

当然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出现之后,公司是不需要按照劳动者工资实际数进行缴纳,那就是劳动者有着非常高的薪酬,已经超出了当地月平均工资数的三倍,此时公司可以按照上年度的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作为缴费基数,公司附加16%,个人税前工资的8%,缴纳给社保中心。

在这种情况下,其实过去所讲的那些单位缴费指数的设定,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例如按照当地月平均工资,统一要求所有人都缴纳同一水平或者上下浮动之类的,都是错误的。只有按照个体的实际工资,据实缴纳,那才是正确的。

其实现在讨论单位矫正指数和个人缴费指数已经没有太多实际意义,因为在社保征收中已经不再用了。税务局也不会听取单位的所谓这种指数设定的解释,如果没有据实缴纳,那就会罚款和处罚。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