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合年底会清零吗?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项?

发布时间:2023-08-19 14:33:27 来源:网络投稿

会“清零”,但是“清零”是老百姓约定俗成的说法,准确的说是“不累积缴纳年限”。

“新农合”全称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不过2014年已经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并轨,现在统称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群体施行的是“缴一年,保一年”的原则,通俗讲就是本年度你未缴费参保,那么本年度不享受医疗保险待遇,在本年度产生的门诊费用、大病医疗费用、住院费用均不享受按比例报销的待遇,且不享受纳入医保药品名录的特价药,只能自己全额自费负担。

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得不说一下针对企事业单位上班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是按月缴费,单位和个人各自根据缴费基数承担一定比例,一般单位承担6%、个人承担2%。“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实施的是“年限累积制”,即在职期间正常缴纳医疗保险则享受医疗待遇,当达到退休年龄后,只要医疗保险的累计缴纳年限达到当地医保部门的要求(一般要求男性累计缴纳满25年、女性累计缴纳满20年),则退休后在不用继续缴纳医疗保险的前提下,依然可以继续享受医疗待遇,所产生的诊疗费按规定按比例报销,且个人医保账户还会按月返钱,可以用于定点医保药店买药支出。这是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区别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最大的不同。

前段时间老刘刚刚帮父母在网上完成了2021年度医疗保险的缴费,每人290元。这已经是老刘连续第8年为父母缴纳医疗保险了,记得最初的时候我们这里的缴费标准是180元/人(新农合时代最开始是10元,不过那时候都是父母自己去村委代收点缴纳的,老刘没印象了)。

随着医疗保险费用的逐年提高,一些质疑的声音也开始冒出来了,有人说:一家5口一年医疗保险费用就将近1500元,每年都用不到,交了没意义,还不是“白白打了水漂”?但也有人说:医疗保险是国家给予农民的福利保障,一天不到1元的保费很划算,值得参保。

其实不管是质疑,还是褒扬,老刘心理有自己的“小算盘”,老刘打心底里觉得居民医疗保险是针对农民的好事,是一项社会福利性保障制度,即使是在保费逐年上涨的情况下,老刘依然愿意为父母每年都缴费参保。因为老刘其实也是居民医疗保险的受益者:

2019年的6月份,我的母亲起夜上厕所,当时没有开灯,凭直觉稀里糊涂的想坐到马桶上,但是不小心坐偏了,从马桶上摔了下来。当时母亲只觉得有点疼,没当回事,但是第二天就疼得起不来床了。随后我与母亲驾车去医院就诊,结果是尾椎骨裂加骨折,因为年纪大了,不便于开刀手术,后来做了骨骼支撑的微创保守治疗,现在已经恢复的很好了。

前前后后住院期间花费近5万元,但是因为当年我为母亲买了医疗保险,报销比例最终是60%左右,自己只承担了不到2万元。假设当年没有参保医疗保险,那这5万的治疗费是要自己自费的。一边是280的参保费,一边是3万的报销费,孰轻孰重?

所以就老刘的切身经历而言,即使居民医疗保险保费上涨、即使缴费年限不累计,老刘依然会连年为父母购置医疗保险。况且我们在缴费参保的时候其实已经是财政补贴过的金额了,倘若不是财政给予每个人几百元的补贴,我们的缴费可不止290元呢!

最重要的是报销比例、大病起付线、住院起付线也在逐年提高,纳入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报销比例在逐年提高,纳入医保药品名录的补贴药种类在逐年增多。换句话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保障能力、报销比例在逐年提高,医疗基金支出额在提高,所以保费上涨自然也就说的过去了。

总之,医疗保险是一项未雨绸缪的工作,不是说“有了就一定要用”,参保了用不到不是更好吗?说明身体健康、无病无灾,这本身就是一种福气。但是“用的时候没有”那就麻烦了,特别是对于农村贫困家庭,生活本身就困难,倘若未参保就只能自费承担所有的医疗支出,这无疑使得生活难上加难。

如果实在困难,觉得无力承担参保费用,那么各地也有很多解决措施,比如针对五保户、低保户、80岁以上老人、重度残疾人等都可以对缴费进行减免,大家可以多向社保部门了解下政策。

结语:总体而言,虽然现在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还未对缴纳年限进行累计,不能像职工医疗保险那样满足一定的累计缴纳年限就可以在退休后享受医疗保险待遇,但是随着惠农政策的不断倾斜,未来不排除出台将缴费年限进行累计的政策。但是当下在“缴一年,保一年”的政策下,老刘依然建议最好要参保,一味的为了省下几百元而在遇到大病支出的时候是非常不划算的。对于贫困户来说更应该参保,他们的抗风险能力本身就差,只有参保才能获得一份保障和心安,如果实在无力承担,那就多了解下当地的减免政策,争取最大程度的优惠减免。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