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就能够退休,既是一种遗憾,也是一种幸运。按照我们国家的退休制度,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劳动合同终止必须要退休。很多人想继续工作几年,多缴几年养老保险都不可以。
话又说回来,很多人想50岁就退休,可是又不可以。退休的条件是养老保险累计缴费满15年以上,法定退休年龄是50岁的人群才可以。
目前能够50岁及以前退休的人群情况是:企业工作的普通女职工,部分地区的女性灵活就业人员,从事特殊工种满足相应年限的女职工,因病非因工失去劳动能力的女职工。
养老金怎么算?
目前,我们单位的女职工都是50岁退休,退休后养老金从1000元到2500元不等,差距最大的原因是缴费年限。
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计算公式,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
(1)基础养老金=退休该省市的养老金计发基数×(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养老金计发基数一般也称为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现在全省统一,一般有省级人社部门公布。
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等于与本人的月缴费基数之和÷缴费当年的社平缴费基数(或者养老金计发基数),一般在0.6~3之间,个别情况也会突破上下限。
缴费年限,是基础养老金计算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人们缴费年限的差异也确实很大。有的职工从16岁就开始参加工作,由于参加工作时间较早,最终缴费年限能达到34年。有的职工则是找了个地方养老,退休时养老保险缴费只有十六七年。
如果说按照60%基数缴费(我们单位基本上都是以最低基数缴费),一年可以领取0.8%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最高34年可以领取27.2%的社平工资,而15年只有12%。
(2)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的余额是按照缴费基数的8%确定的,由于相应的个人账户制度是90年代才陆续建立起来,再加上当年的缴费基数也比较低,积攒不了几个钱。目前大多数职工退休时,个人账户里的余额只有4~5万元。
女性50岁退休,个人账户计发月数是195个月,平均每月差不多可以领取200~250元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当然,如果个人账户余额更多,领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也会更多。
(3)山东省过渡性养老金等于退休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建立个人账户前的缴费年限×1.3%×平均缴费指数。
各省市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大同小异,不过过渡性系数一般是从1%~1.4%。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时间,一般指的是建立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以前的缴费和视同缴费年限。青岛市是1994年10月以前,有的地区则是1996年1月1日前。
现在来看有过渡性养老金非常划算,毕竟跟社会平均工资挂钩,即使60%基数,每年也能领取0.78%的社平工资。由于之前的缴费年限缴费基数低,实际上很多人的缴费指数并不低。每多出一年过渡性养老金,一般会额外再增加50~60元的养老金。
其实,我们还没有比较缴费基数的差距,缴费基数在60%~300%的上下限浮动也非常大。
总体来看,50岁退休,有的人养老金只能领取八九百元,而有的女职工也能领到五六千元,差距真的是很悬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