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同缴费年限,个人账户养老金通过过渡期指数来调整。
视同缴费年限,指的是按照国家规定,个人不需要缴费,可以视同交费的工作年限。
视同缴费年限并不是无人缴费的,只是没有个人缴费相关的年限,费用由国家承担,《社会保障法》中明确规定,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视同缴费年限期间的养老保险费用由政府承担,也就是说养老保险缴费单位和个人都由政府承担。
目前我们参加的养老保险,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就包括两部分,一部分基础养老金另一个部分是个人账户养老金,但是视同年限期间没有个人账户,退休后也就没有了个人账户养老金,那么相对个人而言就显的不太公平。因此国家规定,视同年限期间用发放过渡期养老金来作为一种补偿。
2014年10月,国家实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金改革制度,改革之前,也就是2014年9月30日之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工作人员,退休金待遇和在职时的级别和职务有很大关系,那么并轨后的中人过渡期养老金,也必须填入相应的级别待遇因素。
视同交费年限费用指数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是级别职务岗位指数,根据级别确定。二是级别薪级指数,根据级别和薪级确定,三是调节指数,根据2014年9月退休补贴标准相对应的指数为背景,因为各地方的补贴标准并不一样,这三项相加就是最终的视同年限指数。
实际上视同缴费年限指数,是和退休时的职务和岗位有很大关系,只要级别比较高,指数就比较高,因此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务和岗位级别还是非常重要的。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中人,视同缴费年限期间虽然没有个人账户,但是有视同缴费年限的工作人员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绝对不会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