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19 14:33:27 来源:网络投稿
无差别的养老金是不太可行的一种想法。但是无差别的基础养老金是一个可行的思路,而且也是在道理上是通行的。
1.天下大同,这是一个最理想的局面,但近期包括远期都不太可能实现。我们逐渐向这个目标不断的靠近,还是可以的。所以现在如果实行针对退休老人无差别的养老金,无论是从国家的社保体系承担能力上,还是从民众的思想意识方面都是不太可能实现的。
2.但是消灭基础养老金的巨大差距,那还是可以实现的。我们知道养老金主要是由基础养老金加上个人缴费两部分构成的。个人缴费是指个人在在职期间,也就是上班期间缴费的总额来计算的。个人在在职期间缴存的高,那退休的时候领取的高,是非常正常的一个现象。这也是应该承认的一种社保不公平。
3.但是基础养老金的差别,其实所存在的社保逻辑是不存在的,如果与城市与城市之间因为生活成本的不同而有所基础养老金的不同是可以的。但是同一城市出现了巨大的不同,这确实是难以用基本的常识和逻辑说明清楚的。在退休之后,大家针对社会都是没有再继续创造更多的价值,为什么还要分成36九等来去区别呢??
4.同样跳出了职工养老保险的计算之外,还要触碰到更加更多敏感的命题。那可能就是养老金的双轨制,针对很多公务人员的退休工资以及职工的养老金之间的矛盾。针对所谓事业单位的老人、中人和新人之间的矛盾。针对农村和城市退休老人之间的矛盾。其实这就是未来要解决的最尖锐的三大矛盾。
5.其实最理想的养老模式应该在于一些北欧国家现在实行的模式,那就是保证一个比较有尊严的基础养老金的水平,剩下就是在职时候所积攒下的个人养老金的份额,有效的形成个人总养老金的差额。这可能是每个人未来应该得到的养老金总额。对于我国还可以加上个人储蓄理财,形成的补充养老金结果。未来就会形成养老金的不同点。
总结一下,养老金一定会分出差别了,但是最基本的养老金应该是相同的。而且最基本的养老金应该是能保障日常的生活水平的。否则怎么体现出一个国家和一个社会最基本的老有所养的准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