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19 14:33:27 来源:网络投稿
在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缴纳过程中,如果在经济方面还是比较窘迫的话,那么当初德先生一直在强调的结论就是:缴纳时间长比缴纳基数高更重要。你这个结论为基础,那么3就能打出答案,灵活就业人员社保,最后的一年或者几年,还是按照自己原定的基础进行缴纳即可。
1.再次强调,只要连续缴纳,缴纳的时间足够长,远远要比缴纳基数高但缴纳时间短要划算的多。一个简单比喻:假如前前后后一共花费了10万元缴纳了总的社保费用,那么每年5000元缴纳20年,远远要比每年1万元缴纳10年,在未来所得方面要划算。也就是说在未来退休之后,养老金领取方面,前一种方式领取的养老金更高。
2.这两种模式的差别,德先生在其他的文章和视频中做过详细的数据测算,使用过多个省的社保养老金发放计算公式进行测试。大家有兴趣可以去阅读德先生其他的文章视频。原因在于我国的养老金计算是有着一个当年职工的月平均基本工资,作为一个重要的调节枢纽,在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中,它其实已经将个人养老金的基数进行了和谐。但是社保缴纳的年限仍然会做一个强影响因素而保留。最终结果就是缴纳时间长大大优于缴纳基数高。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时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1%*缴费年限)
3.针对灵活就业人员来说,那更是影响显著。因为此时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也是由自己全额缴纳的。不同于职工企业养老保险中,单位其实负担着大头。所以基础养老金的计算部分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可以依照低档来缴纳。缴费年限一定要坚持,越长越好。
4.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基数也是由60%~300%之间。最低一档就是按照当年社保基数的60%缴纳,这样计算下来,有时候年缴纳总费用也要达到了近万元。其实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压力。那么在此情况下还有什么好想的呢??
5.另外最后一年缴纳完成后,就可以领取养老金了。此时做任何的变更意义都不大。例如将缴费基数提高到300%,即使缴纳完一年,但对于退休后每月养老金的影响可能不足五元,也就是说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在此情况下,何苦要做什么变更呢?
总结下:维持原定缴费的基数不变,永远记住,缴费时间长重要过缴费基数高。
我是德先生。觉得好,欢迎点赞、转发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