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是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父母老了都是儿子养老,这种模式随着我们的社会福利保障推行,开始走向社保养老模式,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意味着养儿防老还是很大普通家庭的模式
百善孝为先,给父母养老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在当下高房价和高生活成本的年代,对于有工作的父母来说,退休后都会有退休养老金保障,可以解决每月的退休养老金保障,并获得医疗报销保障,个人财务稳定的同时,也获得了养老金保障,可以给家庭减少负担,自己给自己养老,享受天伦之乐。
而对于没有稳定工作和社保养老金的父母,在当下职工社保和居民社保全面覆盖阶段,应该给父母配置一份社保养老保险,对于普通家庭来说社保是最基础的保障,有余力才考虑商业养老保险
给老人做养老规划,遵循先医保后养老的原则,医疗保险可以转移疾病和意外带来的巨额财务开支,保持家庭财务稳定,有了医保老人才有最基础的保障。养老还是其次的,在基础医疗保障解决以后,再考虑配置养老保险,解决退休物质保障问题。
目前来说北上广深平均养老金水平4000以上,三四线城市养老金平均水平2000左右,农村地区养老金平均水平1000以下。结合自身经济情况选择合适参保档次即可,缴费满15年,就可以一直领取养老金,而且养老金每年都有增长,可以一直领取养老金到终身。
如果目前经济压力大,至少给父母配置基本的医疗保险,居民医保一年250以上就可以获得基本的报销保障,享受财政补贴,同时解决疾病和意外带来的巨额财务开支报销问题,至于养老金,父母在家养老,养老金也是其次,重要的是开心健康,解决基本的医疗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