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有些农民一提出交城镇养老保险,就会有人阻拦,他们是什么心态?为什么?

发布时间:2023-08-18 19:51:53 来源:网络投稿

我国的养老保险分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2014年合并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而来。

一般大家所说的,城镇养老保险都是指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企业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在内的五项保险由企业和职工共同缴费。

灵活就业人员、个体工商户、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也可以自行承担养老保险费用,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但是,在城乡分别管理的地区,农民不可以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养老保险的。

参加灵活就业人员保险,实际上待遇跟职工一样,但问题在于缴费钱数多。

比如全国各地的社会平均工资普遍在5000~6000元之间,按照当地3000元的缴费基数缴费,缴费比例是20%的话,每月需要缴纳600元,一年是7200元。

2018年我们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4617元。怎么可能拿出一半的收入来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呢?何况还有大量收入低于这种水平的地区。

另外,参加职工养老保险至少需要缴费15年,万一没有领取待遇就去世,可是要亏本的。

国家还有一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这种保险是非常适合城镇无业人员和农民的养老保险。它的特点是:

第一,缴费档次灵活。从100元到几千元档次不等,有钱可以多交,没钱可以少交。低保家庭甚至一分钱都不用交,有政府代交。

第二,所有钱都会进入个人账户。万一参保人去世,个人账户可以返还给继承人,对于家庭来说不会亏本。职工养老保险如果是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只有缴费基数的8%进入个人账户,所以有可能亏本。

第三,国家还有补贴。国家补贴的不仅仅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待遇,我们个人缴费是政府还有补贴,比如河南省按照200元档次缴费,政府补贴30元;上海市按照500元档次缴费,政府补贴200元。

所以,如果自己收入水平不高,承担不起相应的养老保险费用,又害怕自己辛苦的继续亏本,当然不要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最好的方式还是参加城乡居民了保险,不过就是待遇低一点。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