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很多人都会理所应当的认为晚退休多领养老金,但你知道为什么晚退休会比早退休的人领到的养老金少吗?
其实是因为:影响养老金高低的条件,不止【早晚退休】这一个因素。如果您也对【如何计算养老金】存在疑惑,不妨一起来看一下今天的解说!
影响养老金高低的因素有哪些?
如果参保人是“新人”(即不存在视同缴费年限),则月养老金只有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如果参保人是“中人”(以北京市为例,普通企业职工在1992年之前参加工作,国企事业单位在1998年之前参加工作,且档案里详细记录工作情况可以认定为视同工龄,算作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则月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组成。
根据城镇职工社保养老金计算公式来看,影响退休后【基础养老金】高低因素是:退休上一年度职工月均工资、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3个因素;
影响【个人账户养老金】高低的因素主要是:缴费基数、缴费年限和退休年龄3个因素;
影响【过渡性养老金】高低的因素主要是:缴费基数、视同工龄年限和地方过渡性养老金系数3个因素。
所以,综上所述,影响“新人”的月养老金因素只有【退休上一年度职工月均工资、缴费基数、缴费年限和退休年龄】四大因素;“中人”则在四大因素的基础上,增加【视同工龄年限和过渡性养老金系数】这两大因素。
小结:退休晚,只是退休上一年度职工月均工资要高,如果其他因素相同,则月养老金应该越晚领的越多;如果其他因素都是早退休的高,就算退休早,也可能比晚退休多领养老金!
如何粗略测算自己的养老金?
“中人”月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本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
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国家规定的计发月数(常见计发月数:50周岁195个月,55周岁170个月和60周岁139个月)。
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以本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视同工龄年限×过渡性养老金系数;
想要退休时计算自己的养老金,其实并不是一件难事,我们首先要先判断自己属于“新人”还是“中人”;其次再根据影响养老金的因素的数据,最后结合城镇职工社保养老金计算公式,即可计算出自己退休当月的养老金。
以赵大爷为例,赵大爷属于“中人”,【退休上一年度职工月均工资】为6500元,【缴费基数】是历年社平工资的150%,【社保缴费年限】为20年,个人账户储存额为15万,【退休年龄】为60周岁,【视同缴费年限】为10年,【当地过渡性养老金系数】为1.2。
赵大爷的基础养老金:6500×(1+1.5)÷2×20%=1625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150000÷139=1079.14元;
过渡性养老金:6500×10×1.2%=780元;
退休月养老金=1625+1079.14+780=3484.14元。
如果自己没到退休年龄,可以测算未来退休时的养老金吗?
其实是可以的,只要登录【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根据界面提示填写必要的信息,也可以测算出未来退休大致可以领到的养老金,就可以根据理想的养老金,提前规划自己的缴费基数和缴纳年限了。
写在最后的总结:
其实,不管晚退休还是早退休,都可以多领养老金,只要您退休前坚持【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保持身体健康状况】,退休后就一定会有更好的基本生活养老保障,就一定能多“赚”养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