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18 19:51:53 来源:网络投稿
过渡性养老金是只有一部分特殊人群——“中人”,才有的特殊养老金。
我国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一般是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的,但是对于“中人”来说,他们会多一项过渡性养老金。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中人”是指在养老保险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对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来说,养老保险改革的时间是2014年10月;而对于企业人员来说,养老保险改革时间是在九十年代初期,各个地方具体时间会有不同。
在养老保险改革以前,并不需要缴纳社保,因此对于“中人”来说,他们的那段工作时间自然也没有实际缴费,因此被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
对于“中人”,在计算基础养老金的时候,可以将人社部门认定的视同缴费指数和视同缴费年限代入,计算出缴费工资指数,因此对于基础养老金的数额并不会有影响。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实际平均缴费指数×实际缴费年限)÷缴费年限;
但是,在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时候,因为视同缴费期间,个人账户储存额肯定是零,所以“中人”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肯定是会更少的。
因此,必须要增加一个过渡性养老金作为一种补充。
过渡性养老金的发放是按照参保人员视同缴费年限的长短发的,各省的过渡系数会有一些区别,具体计算公式为:
过渡性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本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视同缴费指数×本人视同缴费年限×过渡系数
所以说,过渡性养老金只是为了保证“中人”的待遇不会下降而产生的,并不能够提升退休“中人”的养老金水平。
当然,因为部分省份机关事业单位“中人”的养老金还没有核算清楚,所以他们领取的还是按照老办法老数据计算预发的养老金,这其中并不包括过渡性养老金,总体上会比实际应该到手的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