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家要将退休人员分为老人?中人?

发布时间:2023-08-18 19:51:53 来源:网络投稿
“老人”、“中人”和“新人”的划分,主要是因为制度的变革!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经历过两次比较大的改革。
第一次是在90年代,针对的是企业职工;第二次是在2014年,针对的是机关事业单位职工。
两次改革,都出现了“老人”、“中人”和“新人”。
“老人”是指改革前参加工作,并退休的人员;“中人”是指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新人”是指改革后参加工作的人员。
进行这样的区分,主要是因为他们适用的政策不同,养老金计算方式是不同的,因此要从概念上将他们区分出来!
以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为例:
“老人”的养老金计算方式是根据工作年限,按本人退休前基本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这就是老办法。
“新人”的养老金计算方式是根据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和本人缴费年限进行计算,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这就是新办法。
而“中人”的养老金计算,分为两个阶段。
2004年10月到2024年9月属于过渡期,过渡期内退休的人员,养老金实行新老办法对比,保低限高。新办法待遇低于老办法的,按老办法标准发放;新办法待遇高于老办法的,以老办法为基数,根据退休年份不同额外发放不同的超出部分的比例。
2024年10月开始,退休的人员也按照新办法执行!不过因为“中人”还存在视同缴费年限,因此新办法计发的养老金中,还有一项过渡性养老金。
所以,不管是从政府的管理角度,还是从社会的认知角度,将退休人员区分为“老人”、“中人”和“新人”三类是很有必要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