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过公粮60岁的老人是否有退休金?

发布时间:2023-08-18 19:51:53 来源:网络投稿

交过公粮60岁的老人是否有退休金?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其实网络上关于要给交公粮的农村老人发退休金的传言已经有相当一段时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么究竟交公粮的农村老人究竟该不该有退休金呢?下面就这个话题说说我自己的感想。

其实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按照我的年龄,我也是交过公粮的,很小的时候就和爸爸妈妈一起背上几十斤重的粮食到粮站交公粮,所以我深知当时农民交公粮的不容易和艰辛,我父母也是交了几十年的公粮,可以说也是为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为他们发点退休金,我觉得是非常应该的。但是应该归应该,但是我国的养老保险政策中,没有这样的规定,而且由于农村的情况比较特殊,衡量的标准也无法把握,缺乏操作的可行性。

从2014年开始,国家在农村开始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杨老保险制度,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之前,在农村实行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就是大家俗称的新农保。在新农保建立之初,如果已经年满60周岁的农村老人,可以不缴纳新农保费用,直接领取养老金;“新农保或城居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意见印发之日前未领取国家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障待遇的,不用缴费,自本意见实施之月起,可以按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现在农村免费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的人已经很多,包括我妈妈等在内的人员,现在每月也可以领取100多元的养老金,而且也是每年都在调整提高,虽然现在农村老人领取的养老金和当年是否交公粮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这说明党和国家并没有忘记曾经为我国农村的发展建设、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的农民,对农名的养老问题还是非常关心和高度重视的。虽然每月100多元的养老金还比较低,但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农民第一次领取免费的养老金,从全国的大盘子上来计算,每年国家财政的支付压力还是相当大的。

当年农民交公粮,分为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人民公社的年代,当时是以生产队为单位,农民作为生产队的成员,按劳动出勤记工分,并按照工分分粮食,在所分配的粮食中,有自己口粮和公粮,交足了公粮余下就得就是自己的口粮。由于我国的土地制度是属于集体所有制,生产队作为一个生产单位,就像企业的一个车间,只不过生产的是粮食,公粮就作为生产队生产粮食后应纳的税收,相当于工厂产品卖出去以后要为国家纳税一样,这个阶段的公粮是由生产队组织缴纳的;第二阶段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虽然农民承包了土地,但是土地是属于集体的性质没有改变,农民承包了集体的土地,就需要提交集体所需要的提留和公粮,剩下的就是自己的劳动报酬,所以公粮也是集体土地通过家庭承包以后,对土地产生效益的一种义务和责任,这也作为农民获取生产资料的权益的条件或是标准。

改革开放以后,城镇企业实行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就是你在就业时必须缴纳养老保险,养老保险达到了一定的缴费年限,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以后,才能领取基本养老金,并不是你所在单位依法纳税以后你就可以领取养老金;在农村除了免费领取养老金的老人以外,现在不属于免费领取养老金的农民,有的外出打工,可以按照城镇职工的待遇,依法缴纳养老保险,依法办理退休;没有外出打工继续种地的农民,国家为其提供土地等基本的生产资料,为其进行补贴,鼓励生产粮食和农副业,产生效益后,自己也可以办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达到规定的缴费年限和待遇领取年龄,同样可以依法获得养老金。

综上所述,当初农民交公粮就像工厂纳税一样,是种植国家土地应尽的义务,所获取的收益就是自己的报酬和今后的养老金,现在农民种粮不需要交公粮了,把农业生产发展好了,可以缴纳养老保险,老了领取养老金,这和工厂的工人缴纳养老保险后再领取养老金,其实道理都是一样的,但是由于每个人的认识不一样,所以想法也会不一样。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