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保险中最大的坑

发布时间:2023-08-18 19:51:53 来源:网络投稿

一.

周末在家闲来无事,重新拜读了吴晓波老师的《激荡三十年》。

其中有一段写到了平安保险的历史,挺有意思,分享给大家。

虽然我今天要diss平安福,但必须承认中国平安是家好公司。

平安保险之前隶属于招商局,就是清末重臣李鸿章创办的那个“天字第一号大企业”。

改革开放第二年,袁庚担任了招商局的第二十九任董事长。

任职15年,袁亲手把招商局从一亿元的资产,打造成一家资产总值超过200亿的公司。

其中,蛇口工业区功不可没。

袁卸任后,蛇口迅速褪去了光环,沦为了一般性的开发区,招商局也再次因体制羁绊,中途退出前台。

这也是袁庚晚年的一个遗憾,悔过当初拒绝了首富李嘉诚、巨贾霍英东的入股,没有注入外资血液,让蛇口错过了突围体制内的机会。

袁离休前,应该意识到了这个错误,不然也不会在任期结束前,决定让蛇口的三个下属公司走出体制外,实行股份制。

其中就包括,招商银行和平安保险。

1992年,平安保险更名为中国平安保险,而现在的当家人马明哲正是袁庚早年的司机。

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袁庚,就没有中国平安的今天。

二.

中国平安的赚钱能力不多说了,股价上就能反应出来。

但他家的爆款平安福,槽点不少,今天紫霞给老铁们扒一扒。

平安福分为1个主险+2个必选附加险+一些可选择的附加险。

主险是终身寿险;

必选附加险是提前给付重疾险+长期意外险;

可选择附加险主要是恶性肿瘤多次赔付,意外医疗,住院医疗等。

面面俱到,往往面面都不到。

几个致命缺陷,了解一下。

1)等待期出险,只退还现金价值

等待期,一般存在于重疾险,医疗险和寿险中。

意思是,保险公司要观察你一段时间,才会让保单生效,防止你带病投保。

一般情况下,如果在等待期内你患病了,保险公司不赔,但会退还已交的保费。

可平安福偏不,只退你现金价值几百块,连保费的零头都不到…

2)三种高发轻症不保

常见的高发轻症,主要有9种:

1.极早期恶性肿瘤或恶性病变(原位癌);

2.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塞;

3.轻微脑中风;

4.冠状动脉介入手术(非开胸手术);

5.心脏辨膜介入手术(非开胸手术);

6.主动脉内手术(非开胸手术);

7.视力严重受损;

8.特定面积Ⅲ度烧伤(面积比例在10%-20%之间);

9.脑垂体瘤、脑囊肿、脑动脉瘤及脑血管瘤;

虽然在轻症上,平安福许诺理赔一次,保额提升20%。

但2,3,4这三种高发的轻症不保,这样一来,提升保额的概率,又低了一些。

3)贵

比如那个必须附加的长期意外险,隔壁老王30岁,保额50万,保障至70岁,交20年,每年要交2500块。

而市面上50万保额的意外险,一般只要200块。

如果我再选择附加一份医疗险呢?

3年内社保医疗费用超过30万,才会报销。

纯属忽悠人—

花费超过30万,这概率有点低,还是提前花几百块买份百万医疗险吧,免赔额才1万…

三.

平安福为啥这么贵?

有品牌溢价,线下网点多,代理人成本,营销成本等诸多因素在里面。

尤其是在三四五线城市,信息不对称,很多朋友买保险还是喜欢被动。

紫霞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老铁,可以适当更新一下自己的观念,把目光转移到线上保险上。

公司大小和理赔快慢没有关系,只要走流程,线上买的保险,该赔的也一样不会少。

我们不要从单一公司的品牌,来定义产品好不好。

应该落实到产品本省,分析它的性价比,对比我们的现实需求,然后决定是否购买。

对于平安福,我只有一句话:保额低,保费高,隐形坑多,性价比太低,不买。

如果已经买了平安福的老铁,我建议及时止损,退保。

啥时候退呢?

再买一份保险,新保险的等待期过后,再退平安福,以免出现保险断档的情况。

如果你还没买,被平安福的代理人盯上了,记住袁庚那句话:向前走、莫回头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