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百年人寿给我们带来了一款刷新重疾险底价的产品“康惠保”,Mark也专门做过一期测评,感兴趣的朋友点击蓝字阅读。直到现在,在只保重疾(即不选择轻症)的重疾险中,“康惠保”依然笑傲群雄。
相比名声在外的“康惠保”,百年人寿还推出了一款带有“中症”,并且是多次赔付的重疾险“百年康倍宝”,一字之差,名气差的却不止一点点,对于“中症”这个词,身边很多朋友也是一脸蒙圈状。
Mark会对这款产品感兴趣,也是因为这款保险提到了“中症”,所以今天我们就先来聊聊,“中症”到底是什么东西,实际效果好不好?把“中症”搞清楚了,下期Mark再带大家剖析“百年康倍宝”这款产品。
中症到底是什么?
在我们常见的重疾险中,赔付通常包含两个部分,一个是轻症,一个是重疾。而中症正好是介于轻症和重疾之间,比轻症严重但没有达到重疾的程度。
由于轻症、中症和重疾不同,保监会明文规定了25种重疾的病种和程度,但对于轻症和中症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因此究竟所患的疾病属于轻症还是中症,完全可以由保险公司自行确定。
目前轻症的赔付额度通常在20%-30%之间,中症的赔付额度是50%,重疾的赔付额度是100%。
所以中症的出现,一来可以填补介于轻症或重疾之间的病症,二来可以提高部分疾病的保额。
关于中症的一些思考
保险公司不可能创造出疾病,因此中症无非是从轻症中抽取或者从重疾中降维而来,那么理赔要求会不会变?会不会增加保费?我们来分析看看。
理赔要求
如果是轻症提升为中症,那么由于中症的赔付额度提升了,因此理赔要求有所提升其实是可以接受的,就算提升也不太可能比重疾的赔付要求还严格。
如果是重疾下降变成中症,那这样的中症我觉得就是一个坑,毕竟原来可以赔付100%保额的疾病,一下子变成了50%的额度。因此如果理赔要求不下降,那这个中症就变得有名无实了。
保费
中症的赔付形式应该与轻症相同,赔付后并不影响重疾的权益。因此重疾险中一旦加入了中症的赔付,必然会增加产品保费,而目前看到含有中症的重疾险全都是多次赔付的类型,因此预估保费只高不低。
综合来看,中症的出发点是好的,然而目前中症权益的产品都是多次赔付的重疾险,而本身我个人对于多次赔付就不太感兴趣。因此目前中症这项权益,我觉得噱头的意味会更重一点。
保险产品会不断升级换代,如果中症是一种趋势,那么未来越来越多的产品都会加入中症这项权益。而我们可以等待有如“康惠保”这样性价比极高的产品上市后再来购买也还不迟。
稍微对“中症”有所了解了,那下期我们就拿具体的实例“百年康倍宝”,为大家做一次测评,让大家更直观明确的了解含有“中症”的重疾险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