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存钱,存成了保险,想退了可保险公司找亲戚,天天来劝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3-08-18 19:51:53 来源:网络投稿

亲戚的尴尬立场和保险公司的业务压力

其实吧,我觉得保险公司这个做法是欠妥的,找个亲戚苦口婆心来劝说,那么这个亲戚的立场或者说出发点是什么呢?

为保险公司站台,别退保,这样业务就不流失,可是保险公司如果对这个产品有足够的信心和底气,为什么不能自己挺直腰板用产品来说话呢?

如果亲戚是基于对这个产品的信任好评,然后力劝投保人不要轻易退保错过好机会的话,那么保险公司为什么不自己出面处理客户的异议,要躲在亲戚的背后打这张亲情牌。

看来这笔误存的保险费不是小数字,而且这个亲戚也举足轻重有话语权。所以保险公司找到了这个影响力中心。

总而言之,我个人觉得保险公司的这个做法是值得商榷的,其本质是只顾自己碗里的自私,没有从投保人的利益出发来做好这个客户异议。

冲完年终考核,马上开门红,业务压力太大,其实每个行业都是如此,保险公司尤其突出以业绩论英雄。但是,真正要想把这个保险业务经营成长久的生意,最需要的不是一时的人情义气,而是真切的为客户着想,从客户的利益出发。

投保人在投保过程中的自我判断

本意是去银行办存款,回来发现是保险,在我看来,这中间最主要的原因是被计划演示表中的高收益吸引。一介绍这个产品年收益这么高,心里只有买买买的强烈念头,也就没仔细问到底是什么性质的产品。

通过银行渠道购买的保险产品,投保中需要投保人签字认可的,收到保单后还有个保单签收确认。它办理的手续繁杂程度是远超办理存款手续的。所以从投保到领到保险合同,这中间投保人不可能一点都不知道自己在买保险。

如果保单签收后,超出了犹豫期要办理退保,是退还现金价值的,也就是会存在点本金上的损失。

银保产品相对传统险类,现金价值是比较高的。但是第一年,还是或多或少都会有损失。这个和存款就有差别了。

打开天窗说亮话

对投保人而言,我的建议是既然已经明白自己买的是保险了,那么不妨打开天窗说亮话,就产品本身和自己的保障需求来和衡量是否需要退保。

虽然我们周遭还是人情主义社会,但是我们也得明白,从理性分析判断,亲戚是不能对保险产品的收益性负责的。他如果专业,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清楚产品的责任和义务,但是最终需要来承受这个后果的,必定还是我们自己。

所以,既然一时冲动买了,就不要再一时冲动地退了。好好仔细考虑一下自己的资金安排和保险需求。没有一无是处的产品,只是看是否是你需要的那款而已。

如果投保过程中确实存在误导的,那么及时拨打保险公司客服电话,甚至监管部门的投诉电话,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钱赚回来可不容易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