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19 14:33:27 来源:网络投稿
就这一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银行员工的忽悠招数:
一、打收益牌。储户来银行存款,对于收益本来是没有什么概念的。因此银行员工利用保险或理财收益高的特点,来忽悠储户。他们往往片面夸大理财或保险的收益,把收益拿来与银行存款利息做比较,而对理财或保险的流动性弱点绝口不提。储户在银行员工的诱导下,很容易一时糊涂,光注重收益而忘记自己的实际需求,以致上了银行员工的当。
二、打感情牌。这类银行员工情商比较高,平时与客户的关系十分紧密,因此博得了客户的好感。客户来银行时,往往对这些银行员工充分信任。银行员工会利用客户的信任,对客户提出要求:“行长又给我下理财任务了,大姐能不能帮个忙买一点?”"我保险任务没完成的话要扣奖金,大爷您能不能配合一下?“等等,最后还会加一句”放心,不会让您有损失的!“。而实际上,如果你自己一旦在理财或保险协议上签了字,话就变成这样了:“您自己在协议上签字确认的,我们没有责任!”
三、偷天换日。这种银行员工的行为则比较恶劣。他们会故意把储户的沉默当成默许,在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直接把存款变成理财或保险,而不对储户道出实情。这些员工的操作是:对储户喋喋不休地营销,如果储户不吱声,就迅速把理财或保险协议递给储户,储户以为签的是存单,而实际签的是协议。大多数储户对银行给的回单都不会认真阅读,导致发现时木已成舟。
上述三种手段,在监管部门“双录”的要求下,最后一种已经很少也能用,而前两种银行员工依然屡试不爽,所以我们要学会识别和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