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者提出这个问题,本质是害怕现金被通货膨胀吃掉,所以想着是否可以通过买成房产来抵御通货膨胀。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投资渠道相对比较狭窄,而房产属于被动投资,在过去20年左右,只要买了房子就能增值,买房亏钱的并不多,只不过由于城市级别的差异,不同地方涨幅不同、不同品牌涨幅不同而已。
但在目前这个阶段,城市化进程进入到中后期,房产红利还会存在,但不可能涉及到每一个城市,从人口流向趋势来看,只有一些有价值的城市因为人口的持续流入还会继续增长。也就是说,把房子买到这些有价值的地方才能抵御通胀,如果买到其他地方没有价值的城市,不但无法抵御通胀,还可能出现下跌的风险,鹤岗2万一套房就是前车之鉴。
说的直白一点就是:大城市的房子叫资产,三四五六七八线小城市的房子叫砖头块。所以,把“积蓄”变成“房产”这个想法没有错,但如果买错城市,钱照样会贬值。
另外,在一个城市中,从房子本身的生命周期来看,早期的不动产属于资产,超过20年以上的不动产就是普通消费品,根本跑不过这个城市的平均水平。
综上所述,在大城市群、一线城市、二线中心城市,最差省会城市中,买全国一线品牌房企的新房或次新股,才是买房的最佳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