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如何确定?银行基准利率是多少?

发布时间:2023-08-19 16:33:11 来源:网络投稿

6月21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宣布优化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的确定方式,将原来由基准利率一定倍数形成的利率自律上限,改为在基准利率基础上加上一定基点来确定。此次调整体现了存款利率监管的差异化、精细化和市场化,有助于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

此次优化不是简单降息,主要是对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的确定方式进行调整。优化之后,存款利率报价方式与国际惯例接轨,与贷款利率报价方式趋于一致。

具体而言,此次优化体现了差异化、精细化、市场化三个特点。

一是利率上限更加差异化。除了继续对不同类型银行设置不同加点上限之外,此次优化的重点是区别不同的存款期限和存款产品设置不同的加点上限。此外,不同地区还可以在全国规则下根据本地区情况对上限进行调整。

二是利率报价更加精细化。利率报价由原来的“基准利率×倍数”改为“基准利率+基点”,看似一小步,作用却不可小觑。按照基准利率倍数确定的利率上限,存在明显杠杆效应;而在基准利率基础上加基点确定上限,可使存款利率报价更为精细、灵活。

三是利率执行更加市场化。此次优化之后,各家银行可在自律上限之内,与存款人协商确定存款实际执行利率,银行自主定价权未受影响。中小银行由于吸储难度大、负债成本高,此次优化后仍然获得较大的加点上限,市场机制作用得以体现。

存款是重要的金融产品,是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与金融市场和公众利益息息相关。对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的确定方式进行优化,并明确和细化相关要求,具有积极意义,且影响深远。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