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普通工薪族是对抗不了通胀的,但也不是没有办法,只不过能做到的人凤毛麟角,因为仅凭他们的薪资收入,想要对抗通胀是很难的一件事情。
所以不能单纯依靠薪资收入,要将自己的钱投入到具有持续收益性质的复利运作体系里,而不是持续净支出或净收入,无净收益的结果就是你的收入增长速度永远也跑不赢通胀。
那么,面对日益通胀的大环境,普通人好不容易攒了点钱,应该如何应对?
小编这就来带你一探究竟。
01
历史上,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造成的宏观层面影响以及作用在微观个体财富的消极影响都是非常大的。
譬如上世纪80年代的MG滞胀危机,期间有多少家庭和个体居民因为剧烈的通胀而使自己的财富遭遇严重缩水的局面,失业率达到历史顶峰,居民的生存都成了问题,金融系统运作不力,国民经济提振不济,资本运作的收益远不如货币超发的速度,于是,包括MG在内的整个世界都陷入了经济衰退的泥潭。
但这次的通货膨胀与以往的不太一样,基于2008年金融危机后现代货币理论及其体系的横行,市场割裂和货币供给与实体经济需求之间的失衡,导致社会主要的资源分配措施从按劳分配逐渐过渡至按资分配,造成社会整体效用的损害。
02
本文所指的普通人是仅凭从事过去主流社会话语规范定义的劳动性质的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并因其所获的薪资收入而再无其他渠道的收入或其他性质的报酬的群体。
除此之外,与普通人做出区分的群体,乃是从事资本性运作及其具有复利性质的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与金融有关的经营类工作的。
按资分配的社会效用模式可能符合自然规律,但绝不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
因为人类本身作为生物所具有的强大的瞬时熵寂能力,可以使市场经济的效率通过技术等人为的方式形成正向的帕累托改进。
也就是说,社会效用的损害及其分配秩序的失衡,只能是部分个体实行垄断以寻租套利,使原先自由且充分竞争的市场遭到人为扭曲成非自由和非充分竞争的结果。
按资分配是阻碍社会效用达到帕累托正向改进的一种模式,对平等的社会观念以及社会各阶级成员的个体效用皆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
此亦与实体经济与影子经济的本质区别有关。
实体经济基于真实的物理空间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实质性交易行为,产生贸易与商业,而影子经济是依托实体经济衍生出来的商业模式,利用对时间和空间的拓扑行为,将实体经济的最大化价值即时生效,再利用诸如资产证券化或信贷展期等复利的手段将已生效的、依托记账货币形式的价值加以最大化。
然而这类价值的杠杆很高,即其与实体经济的价值相比高出很多倍,甚至不成正比,由此产生溢价和泡沫的双重风险。
不过基于人性的弱点,其对当下的人类社会又会造成道德市场价格失灵或重估的消极作用,持续损害社会效用。
03
对于按资分配的现状,能够对其改善的只有公权力,个体实在难以与之抗衡。
问题在于金融本质是服务于实体的,只是过度与否罢了,而现在呈现出来的种种迹象正是产业空心化、金融过度化的结果,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小编认为长期应配合公权力一起改善现状,而短期只能使自己尽量做好准备地投入与金融相关的资本化运作行业,毕竟多年攒的那点钱还够不上从事资本化运作行业的从业者一年甚至一个月的收入。
写在最后
面对通货膨胀的大环境,作为普通人的我们长期应配合公权力一起改善现状,而短期只能使自己尽量做好准备,投入与金融相关的资本化运作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