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19 14:33:27 来源:网络投稿
国家医保谈判,能把1.3万的支架降到700元,根本在于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一直以来,医疗领域采购价格虚高普遍存在,不仅经销商大幅加价,为了拿下医院的订单还要送给关键人物好处,如此一来采购成本自然直线上升。
看病就医时消费者是没有议价权的,在哪里看病,说多少就是多少,一定程度上看病的医院就有着垄断地位,能够左右患者的选择。差的中等的好的三种选择摆出来,价格一列,多数人会选择中等的或者好的,而这些价格都数倍甚至数十倍于出厂价。
一些厂家因为公关做得好,就能够得到医院的大力推荐,从而获得更多的订单,这同样是反市场行为。
一些医生因为从某种药品或者医疗器械中拿到的“提成”高,自然也就有更强的动力推销,简单说两句,患者就得遵从。当患者想选择最便宜的一种方案时,医生只需要把坏处都罗列出来,稍微夸张一点,患者就不得不选择更贵的方案。
没有选择,没有对比,处于被垄断的环境,没有议价权,只能承受被动的价格。
医保谈判,把上述问题全部解决,或者说解决了大半。
首先站在足够高的位置,居高临下谈判,企业必须放下身段去迎合,去占领这一巨大的市场;
其次有足够大的量,虽然利润低了,但是少了中间环节,厂家也不会太吃亏;
最后,能够成功参与,也是很好的广告效果,有助于提升企业品牌;
用一块大蛋糕去诱惑这些厂家,让市场少了众多中间环节和灰色地带,让采购更加透明,这样的市场化行为显然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方法。唯有引入竞争,拿出足够大的订单,让厂家去争去抢,才能让价格更接近应有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