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贬值通道下反映在物价上是物价上涨,意味着“钱不值钱”了、货币购买力下降了,因此我们反向持有价格上涨的资产或者扩大负债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冲货币贬值引起的财富缩水。
举个例子讲,年初1万元我们购买了1车大米囤积起来,1年中货币不断贬值,年底1万元只能购买半车大米了,那么年底我们卖出年初囤积的1车大米可以换得2万元,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货币贬值带来的影响;
再者,货币贬值下我们还可以适当扩大负债,比如年初借款1万元,算上利息后3年还款12000元,但是在通胀率大于利率的条件下,3年后的12000元其购买力远不及3年前的1万元,此时相当于变相“赚”了。
然而以上推理都是基于极为理想的模型下推论而来的,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确定某一商品价格是否能在贬值通道下价格足够“坚挺”;也无法准确判断未来的贬值率大小,因此不敢盲目负债。
但是基于国内外历次货币贬值的历史来看,有些资产在货币贬值时期表现出了极好的韧性,在对冲货币贬值带来的财富缩水中表现良好,他们依次是以房产为代表的固定资产、以股票为代表的证券资产、以美元为代表的资源型货币、以黄金为代表的贵重金属。
一:以房产为代表的固定资产
“钱发多了一定会找地方发泄”,这是毋庸置疑的。很多时候货币贬值都是由前期宽松的货币政策下货币超发而导致的,即货币总量严重超过社会商品的总价值,如此一来平均到每个商品上的货币就多了,商品价格自然就贵了,即购买力下降、货币贬值。
但市场上超发的货币不可能不流动,必然需要找一个地方落脚或发泄,在各类商品保值率低、易大规模生产、流通性大不易保管的先天缺陷下,房产因其“不动产”的属性更容易受到投资者和热钱持有者的青睐,况且近些年来房产价格趋势总体平稳甚至是上涨的,因此大量超发货币会流向楼市。
楼市在投资热的情况下,其价格不可能大幅度下跌,大概率呈现上涨趋势,因此房产是有效对冲货币贬值的固定资产。
二:股票为代表的证券资产
“股票为代表的证券资产”之所以能对冲货币贬值带来的财富缩水,一方面的原因与“以房产为代表的固定资产”是一个道理,即热钱效应,热钱找地方发泄的一种表现,超发的货币进入股市避险或者淘金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股指上涨。
另一个方面的原因是货币贬值实际上是行业、产业、企业“优胜劣汰”的过程,一个好的企业在贬值通道下会调整产业机构,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特别是龙头股企业,他们在贬值通道下的表现和回报率明显优于普通企业、普通股票。
三:以美元为代表的资源型货币
贬值又分为对内贬值和对外贬值,对内贬值就是上文我们说的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钱不值钱”;
对外贬值即汇率波动,也就是相对于美元来说“钱不值钱”了,本来1美元兑换6美元人民币,现在1美元能兑换10元人民币了。从美元角度讲即美元升值了。
那么根据反向思维,对外贬值情况下,我们只需要换购一些美元、美元资产持有就可以了,贬值前花60人民币换购10美元,贬值过程中将10美元换成人民币可以换得100元,这有效的对冲了对外贬值。
四:以黄金为代表的贵重金属。
黄金是内在价值最稳定的贵重金属,也是对抗贬值的最优良资产之一。
从古至今都有很多国家执行金本位的货币政策,在各个历史时段中,黄金都充当着货币等价物的重要角色。即便现在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已经建立了几十年,但是黄金依然是各国央行的重要储备资源,对稳定货币价值、稳定汇率上起着重要且不容忽视的作用。
结语
在全球经济不振、利率下调的大环境下,特别是今年特殊历史时期下各国纷纷采取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大量货币供应到市场以缓解流动性危机,因此未来货币贬值或多或少的会出现。
在此大背景下,适当持有一些能抵抗或对冲贬值的资产,以此减少财富缩水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