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事情还真得和大家说一说,很多人认为央行允许银行倒闭破产对储户不好,储户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
海南发展银行在成立不到三年时间就宣布倒闭了,确切的说是成立两年零十个月,1998年6月21日海南发展银行宣布倒闭。海南发展银行因为被挤兑而倒闭,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银行倒闭案例,这是众所周知的。但还有一些背后的事情可能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正好借这个机会可以了解一下。
海发行之所以走到被挤兑到破产,并不是海发行自己经营的不好,而是接收了几十家信用社造成的,本来1996年底海发行当年利润已经达到1.25亿元,虽谈不上有多大规模,但对于出生即背负几十亿债务的海发行来说是非常难得的。
但接收的几十家信用社给海发行造成了非常大的负担,这些负担不仅仅是财务方面的,更重要的是市场信心的问题。这些信用社高息揽储,利息成本比贷款收入高,严重的资不抵债。海发行在接收这些信用社后调低了兑付利息,按当时央行规定的利息兑付。这引起了很多人不满,于是大量的人跑到海发行取款。最开始是活期用户,后来定期用户也提前去取钱,单位用户也去取钱。所以海发行开始限制每人每天取钱的次数我金额,但这种限制无疑是在向外界释放一个信号:银行没钱了。于是更大范围的挤兑开始。
大家都知道,金融机构是最怕挤兑的,在这种大范围挤兑下,海发行最终破产。
如果不允许银行倒闭,就需要另一家银行接手,但接手很可能会导致这家银行也被拖下水,导致更多储户的钱得不到保障,这就是不允许银行倒闭的后果。
所以央行规定银行可以倒闭,2015年5月1日《存款保险条例》正式实施,从这一刻开始,中国境内的银行可以倒闭,并且明确规定存款保险实行限额赔付,最高赔偿人民币50万元。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这个存款保险条例只保障存款,其他金融产品比如投资、理财等不受保护。
所以储户怎么办?最好的办法可以拆成两部分:
一是去国有大银行办理非存款业务,比如投资、理财,毕竟国有大银行倒闭的可能性小;
二是如果存款多于50万,不要一次性存在一个银行,而是要分开存,降低风险;
在这里还有一点需要强调:我们一直认为银行是最安全的渠道,但在美国,银行从来就不是一个最安全的渠道,遇到金融危机银行倒闭也是常有的事情。所以多观念上,我们也需要改变——银行,不再100%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