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存款基准利率为活期存款0.35%,定期存款3个月,6个月,1年期,2年期,3年期2.75%,若存款利率普遍上涨至6%,那么整个社会容易成本将暴增,是非常糟糕的一件事。
1.只有在严重通货膨胀时会大幅上调存款利率。
利率是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当经济不好的时候,市场上钱少的时候,国家会把利率降低,以向市场注入更多的资金,以刺激消费,投资等。反过来,当市场过热时,国家会把利率提高,这样市场上的钱会回流到银行,市场上钱少了,经济会降温。
但是,若不是出现大问题,利率的调整是逐步进行的,6%存款利率比当前执行标准差距非常大,也就是说,市场发生了严重通货膨胀才会快速将利率调高很多。
2.上调存款利率后,社会融资成本将随之上涨。
我国当前的基准存款利率在0.35%-2.75%之间,市场普遍利率在这个基础上上浮10%-30%,贷款基准利率则平均在4.35%-4.9%,可以看出来贷款利率与存款利率平均差距在3%左右。
如果存款利率上调至6%,那么银行为了保证利益,一定会将贷款利率随之调高,可能在9%左右。由于贷款利率大幅提高,市场上的钱会变少,大家都不敢向银行借钱,一定程度上抑制过热经济。但如果通货膨胀更糟糕,利率可能还要上调。
3.未来5-10年都不可能出现利率普遍6%。
与过去相比,我国经济虽然已经进入新常态,增长率没有过去那么高,但在全球范围内仍然属于高速发展期,并且颇为良性。未来5-10年,我们有理由坚信我国经济能够很好的发展,在这个前提下就不会出现存款利率普遍达到6%。
存款利率快速普遍达到6%,说明通货膨胀已经很严重,需要通过大幅提升存款利率来抑制通货膨胀。此时,物价上涨,失业率会上升,很有可能存款利率收入远远追不上货币贬值速度,整体经济环境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