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民营银行存款利率水平有所下降?
民营银行之所以出现定期存款利率普遍下降趋势,这是因为过去它们的定期存款利率水平较高,大多数都是在5.0%以上,更有些甚至超过5.5%,还有民营银行的创新存款产品利率水平也是高的“离谱”了,动不动就5.8%甚至6.0%的满期复合年化利率。
这样高的存款利率水平,完全不符合金融监管部门的要求,2019年以来,央行一再要求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难题,并连续多次进行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缓解市场资金面的压力,同时增加银行的自有资金,有助于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成本降低,通过利率市场化直接传导给小微企业及民营企业,解决实体经济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另外,长期处在高负债成本之下的民营银行,自身的经营风险不但加剧且压力增大。目前国内运营的19家民营银行(注:其中两家是2019年刚获批的)中除了规模较大的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依赖自身的生态优势,有所盈利外,其他大多数都是不堪负重在前行。我举个例子,亿联银行的亿联智存产品利率最高曾达6.0%,这不仅高出其他银行存款利率,也比市场上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都高。
总之,民营银行作为正规的银行类金融机构,理应成为国有大行及其他股份制银行的有效补充,为当地的小微企业及民营企业的融资提供支持,但如此高成本之下的负债端资产,是做不到降低贷款利率水平的。而其他银行存款利率水平也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这是目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的反映,比起其他实施负利率的国家,我们没有降息已经很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