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说过必须注意“双保险指标”同步向下交叉的影响,以自然的演变因素讲解,选择这个特征形态就应该避开可能下跌的风险。
究竟为何这样的形态就一定是风险呢?我的解读是:参与者的共识或共业,即人同此心、心同此想,最后演变成必然压低下跌的倾向。
如此观察市场“人性心理的情绪”,也言之成理,关键在于执行。
回头看问题:经常性的是“当双保险指标”显示有如此倾向,很神奇的是:“往往会有一定的消息面事件回应”。
究竟是“先有指标特征才有事件发生”,或“先有事件才有指标”形态发生?它不是先有鸡或先有蛋的问题,而是如何“适当解读后选择最好的操作”,这个才是所有指标使用的意义。
我的麦氏理论强调也在于这个概念,即“要如何适当解读应用指标所显示的趋向”?针对市场心理分析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经常习惯说的是“先有因后有果”,有一定的原“因”,才会出现发生的“果”。事先规避操作在于预判的“果”,推导论述分析判断的“因”在于条件解读,如果进一步使用可以“倒果为因”。
事实上很多时候,我的技术分析概念就是“倒果为因”,即针对技术分析基础倾向解读后的应用概念,其中“倒推”就是这个道理,然后找到其中“平衡”变数,例如3~5~8~11天中自然的规律。我谈的技术分析概念是如此,但一般人,如果没有深入思考,很难理解我为何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