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最赚钱的生意莫过于口罩,一场疫情让口罩成为风口。
国内疫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但是国外传播刚刚开始。不管是国内需求还是国际需求都是相当庞大,真要规范使用的话每天的消耗量数以亿计。
虽然是这样的情况,但是开口罩厂并不可行。
我们从三个方面简单分析:
一、生产线的购置和投入生产需要数月时间
相信多数人已经发现了,到了3月1日口罩已经不再难买,普通一次性口罩很容易买到,一些N95的口罩也能买到了,至少价格比较贵。
现在大家缺的不是普通一次性口罩,而是具有防护作用的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要生产这样的口罩,生产线购置和调试就需要数月时间,工人也需要招聘和培训,短时间难以形成产能。按照疫情发展态势来看,也许4月份就能取得阶段性胜利,到时候口罩需求会大大降低。投入上百万元生产,也许刚开始生产就发现口罩已经不再畅销了,很容易出现亏损。
二、口罩原材料价格上涨迅猛,医用口罩的核心布料熔喷布价格暴涨十几倍,生产口罩利润远没有想象中高
熔喷布一开始一吨只有一两万元,结果到如今一下子变成了二三十万元。在卖口罩的药店纷纷被处以数十万上百万惩罚时,似乎源头企业大肆涨价的劣迹没有得到媒体关注,也没有人去惩罚。
对于刚刚创立的口罩工厂来说,既要面对超高的采购成本,还要面临原料供不应求的局面,拿着钱可能都买不到货。即便是有了原料,在超高的成本下,利润远没有想象中高,也许一个只有几毛钱的利润。
三、未来需求更多会转向海外,国内产能过剩会非常明显
我国人口14亿,在非常时期口罩需求量庞大,如果一次性口罩只戴一次的话,每天消耗三四亿只很正常,当下产能严重不足。正因为这种情况存在,普通居民买不到有防护作用的口罩,因此一次性口罩也要戴上好几天,洗洗接着戴。
如果4月份疫情得到控制,湖北每天的新增疑似和确诊病例下降到个位数,那么国内口罩需求会急剧减少,产能会严重过剩,更多依靠出口消化产能。
显然,除非能够采购到极短时间内能部署并投入生产的设备,还有稳定的原料采购渠道,否则不要去开口罩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