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一直存在,房价涨幅更能给人直观感受,与此相映成趣的是,普通人的工资却没有变化或者变化很小,这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小编曾经说过,获得财富的能力取决于资源变现的能力。这一规则既可适用于普通人,也可以适用于一家企业乃至一个经济体。
通货膨胀源自于各国央行,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印刷”出来的新货币滚滚流入金融体系。在这一过程中,有如下现象发生:
1、银行低成本获得了资金,然后以更高的利率放出贷款,坐收净息差,正因为赚钱太轻松,于是就有了金融行业的高收入。显然,在过去这些年,银行业员工收入都能跑赢通胀。
2、资金进入各地政府投融资平台,这些平台有了巨额资金,就可以开发各种大项目,投资公司,持有优质公司股份。在这些链条中的人员收入都能增长,跑赢通胀。
3、通胀时资金大量流入房地产领域,开发商能拿到充足的贷款,于是就有了底气高价买地。地方上卖地收到巨款,财政资金充足,体系内工作人员自然工资福利水涨船高,社保公积金样样俱全并且按高标准缴纳,退休人员养老金能与当下年轻人收入相比。
4、通胀下国民都担心存款贬值,于是寻找保值资产。多年的经验告诉人们股市不太靠谱,于是目光都瞄向了房子。无数人选择投资买房,房子供不应求,房价上涨,吸引越来越多的公司和个人投资买房。在这一过程中,房地产开发商赚到了大钱,炒房客赚到了钱,投资房产的公司赚到了钱,他们都跑赢了通胀。
5、在经济体系中,国有企业有政府信用背书,能以更低的利率拿到更多贷款。拿到低利率资金后,这些企业既可以大手笔投资,建立分公司,拓展新业务,还可以直接收购优质资产,优质民营企业股权,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不仅如此,国有资本还能在政策、用地、户口等多方面有优势,部分企业还处于产业链上游,掌控原材料,拥有定价权。如此一来,这些国有企业自然能够有不错的收益,员工薪资福利更上一层楼。
经济大势,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在通胀过程中受益的企业和组织自然能够获得最大的好处,跑赢通胀不成问题。但是对于科技不占优势,生产力水平不够高的民企从业者、自由职业者、个体户、农民等群体,收入即便有上涨,也很难跟上通胀涨幅,尤其是养老金层面更是如此。
简单总结:通胀一直在发生,工资却没有变化,意味着没有进入在通胀中受益的企业或组织,或者在所处行业中做得不够优秀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