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萧条就是阶段性生产过剩,或者说萧条是阶段性的分配问题。
当今世界的分配是以资本为标准,即占有的资本越多,在生产之后的分配环节所分得的商品就越多。
而经济学中还有另外一个理论即边际消费。
所谓边际消费是指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反而在减少。
说人话也就是每增加1元的收入后会多花出去的钱是减少的。即消费和收入有一个平衡点M,在这个点上:消费=支出。
于是会出现财富向富人聚居,财富越来越多,穷人越来越穷,穷人可用于消费的财富越来越少,整个社会生产过剩,如此循环,最后经济进入萧条。
这是资本家就将牛奶倒入河流中,这就是马克思讲的经济萧条。
在这种情况下,毫无疑问,最精确不是商品,而是实际消费潜力,消费潜力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普通民众手中可用于消费的货币多寡。
所以,经济萧条的环境下,最紧缺的是“钱”!
其次,生活必须用品会比较紧缺。在收入锐减,需求端不振的情况下,生活必须品是无法压缩,人类的生存是第一位的。只要在保证生存的前提下,才可能进一步产生消费,进而带动生产端,经济才有可能度过萧条期进入复苏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