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宏观的角度来说,经济萧条时最缺的就是购买力消费能力,而解决方法无非就是尽快的引导和刺激消费。
01
我们现在可以回头研究一下,在上世纪20年代末直到30年代中,欧家经历的那一轮经济萧条。在那一轮经济萧条中并不缺生产能力,反而生产出来的东西,没有人买,曾经出现在教科书里面的一幕就是资本家把过剩的牛奶直接倒到了下水道里面。
为什么大家都不再购买呢?消费能力都去了哪呢?
其实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因为在经济危机的初期,很多企业为了减少成本,就减少了招工,甚至不断的裁员,慢慢造成社会上失业的人越来越多,即使没有失业的人也感觉前景不太乐观,因此减少了消费。
当大家都减少消费,企业生产出来的商品就难以销售,企业进一步收缩,经济情况进一步恶化。
所以在经济萧条的情况下,最需要的就是消费力。
02
在不同的时候,各国政府在刺激经济,用了不同的方式。
回到上面的例子,在上世纪30年代全球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最根源的原因就是经济,因为战争是是短时间的刺激消费的好办法,真可以套用一句话,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战争需要大量的军费支出,不断的扩充战备,也拉动了工业生产,这些其实是在拉动就业。
现在当然不会随便发动一场战争,所以常见的方式就是大量的发放货币,货币宽松,大家手上的钱多了,希望这样能够刺激消费。
还有一种常见的方式就是把居民的消费变成政府的消费,比如大规模的基建,这就是国家在花钱,同样起到了刺激投资刺激消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