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5日,中国工商银行获得银保监会的批准设立全资理财子公司,到目前为止已经有5家银行获批设立理财子公司,分别是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和工商银行五大银行。
理财是市场利率化以来快速发展的一项业务,各种非银机构快速占领这一领域,突出的就是各种互联网金融公司的诞生和发展,银行本该具有优势的,但是一直是一个通道的存在,成为了各种理财产品销售的渠道,银行想做却被限制,造成各种表内表外的业务的边界模糊,加大了风险在表外向表内的传递。
设立子公司能够让理财和银行的经营业务相互独立,进而进行风险隔离,最主要的还是风险隔离,对理财业务回归资管业务的本源,逐步打破刚性兑付,在“卖者有责”的基础上实现“买者自负”。
银行设立全资理财公司对现有的理财市场有一定的冲击,加大了竞争,银行手握储户资源,也更容易发力。
有储户在银行存款,最后被发现是购买的理财产品,这种事情近年来层出不穷,把理财业务放到子公司独立出来对银行是很好的风险隔离,对投资者也是一个清新的过程,多了一个风险识别的过程,“我们只是银行的子公司,不是银行,两者是有区别的”,对投资者而言,加大风险识别的能力可能是未来需要尽快提升的一项重要能力,打破刚性兑付将进一步深化,几年前存款保险法的出台,在法律上打破了存款的刚性兑付,现在对理财产品也是一样,储户都认为银行的理财产品就是银行发行的,安全有保障,现在用子公司的成立告诉你,理财不是存款,也是会打破刚性兑付的,未来作为投资人不管是在股权市场需要极强的风险识别能力,在债权市场也是同样需要提高自己的风险识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