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中的那些无形的地位,没有任何外在手段可以摧毁,除非基于这种产品或服务的技术平台完全被新的技术平台替代。比如,当智能手机代替传统手机时,诺基亚衰落;当数码相机代替传统胶卷相机时,柯达引退。除非拥有这种地位的公司主动放弃和自我摧毁。对于后一种情形来说,这个已经在消费者脑海中形成的地位也要相当的时间才能失去。最有名的案例,就是可口可乐公司花10亿美元营销“新可乐”,但消费者依然亲睐传统可乐,财务上发生巨额损失后,公司意识到这个巨大的错误,最终放弃“新可乐”。
中文世界的投资者都是巴菲特的拥趸,经常会用他的强大护城河概念来寻找优秀公司,这确实是一个很有力量的概念,但这是一个比喻,含义太丰富,看起来很好,但做起来,无从着手。其实,从定位理论的角度去看,具有最强大护城河的公司就是在顾客心智中占据垄断地位的公司,只不过,定位是心理垄断,是一种顾客主动寻求的垄断。 垄断企业可以获得垄断利润,从“不得不”这个角度来说,定位企业同样也可以获得垄断利润。通过定位战略的实施,控制消费者的心智,只要消费者有这个需求,就必然会购买它。如果这个产品是在日常消费品领域,持续的购买势必带来强劲的盈利,这个才是当前问题的最大的一个重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