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初以来,大宗商品期货价格有所反弹,南华金属和能化指数反弹较大。现货商品价格略有下行,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环比连续两旬出现负增长,考虑到房地产市场持续走弱的压力和库存回补力量的消退,PPI环比增速继续上涨的势头可能正在消退。
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推升了国内外的通胀压力。12月中国CPI分项中,交通和通讯价格主要受到石油价格上涨的推动。发达经济体也表现为总体通胀上行,但核心通胀仍然较为稳定。考虑到原油以外的其他领域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动力可能正在衰竭,消费物价的上涨应该相对温和。接下来两个月中,国内食品领域中鲜菜和畜肉类价格高基数的影响凸显,食品领域CPI表现应该继续较弱,也将带动整体CPI继续走弱。
近期多省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均将国企改革列为2017年的主要任务之一。2017年国企领域混改的推进可能动作较大。新方案更加强调国有资本控股,比2年前的方案预期要温和许多,但考虑到市场对混改偏低的预期,这一领域的投资机会仍然值得持续关注。
风险提示:(1)房地产投资下行;(2)美国政策不确定性;(3)欧洲政治动荡和银行危机;
一、房地产销售持续下行,关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
1月以来,6大发电集团耗煤量同比增速仍然较高。1月至今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速-19%。分城市类别看,一、二线城市销售面积增速下行放缓,同比分别为-12%和-11%。三线城市销售增速继续下行,从12月的-9.4%下降至1月的-25%。
总体上看,房地产销售增速下行的趋势已经明确。进一步考虑此前刺激政策造成的需求透支,以及融资条件趋紧带来的按揭利率的反弹,房地产销售增速的弱势应该会持续比较长的时间。对广泛的三四线城市,由于房地产库存压力仍然较大,随着房地产销售增速放缓,房地产新开工和投资增速的下降也将逐步显现。
近期各地两会中,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热点。北京、上海、甘肃、重庆、河南等地政府在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均将国企改革列为2017年的主要任务之一。
2017年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或将在地方先试先行。新方案更加强调国有资本控股,比2年前的方案预期要温和许多,例如在金融领域仍然没有放开。资产重组更偏重于国企之间互相参股,引入私人资本仍然可能比较困难。但考虑到市场对混改偏低的预期,以及2017年国企领域混改的推进可能动作较大。这一领域的投资机会仍然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