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序6月23日讯,油脂短周期性反弹,压力尚存,具体行情分析如下:
一、油脂整体走势
年后文华商品指数挑战前高没有成功,开启一波下跌,尤其油脂已经近千点跌幅,首先国家货币政策边际收紧,对商品贸易环节直接构成流动性压力,今年的整体方向即使金融去杠杆和防资产泡沫,资金的压力叠加商品库存的累积导致商品价格重挫。去年供给侧改革主要体现在工业品,供应端为煤炭、钢铁的去产能,需求端为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的拉动,但春节后各项终端需求不及预期,地产销售和购地回落,库存回补接近尾声。一带一路峰会召开和金融监管政策释放温和去杠杆信号,风险偏好和流动性短期修复,对市场带来一定的支撑,表现在盘面上就是商品指数的整体反弹。而油脂市场风云突变,棕榈油产量恢复与价格博弈,临储菜油积压渠道,油脂库存同比不断攀升。油脂板块指数回到去年第二,三季度振荡区间。就中长期而言,随着全球经济稳步回升的态势,大宗商品价格整体的底部越来越夯实,很难再回到15年底最悲观的时候。
二、全球油料供需宽松
油脂上游原料端油料的供需格局变化对油脂走势至关重要。USDA预计2016/17年油料产量除菜籽降119万吨至6886万吨外,其他油料产量出现回升。预计全球油料产量较上年度增加4463万吨达到5.6603亿吨,其中原料大豆产量增3499万吨至3.4804亿吨,占比61.49%。从全球主要的植物油籽产量分布看,原料大豆位居第一,占比超60%,菜籽紧跟其后占比12%,后面依次是葵花籽、花生、棉籽、棕榈仁、椰肉干。因此全球大豆的产量、库存变化对全球油脂价格的涨跌至关重要。
全球大豆的产量,毋庸置疑目前处于供大于求,整体来看比较弱势。尤其之前的巴西惜售,巴西总统遭弹劾后,雷亚尔贬值,巴西农民积极卖货,供应体现。目前价格博弈在美豆种植和巴西出口完成情况。周一公布美国大豆种植率为53%,进度正常。与美豆价格关系最密切的国内豆粕基差报价不断下跌,山东部分油厂已报平水,实际成交可能负基差。油厂6-9月预售合同在40%-80%,暂无压力,经销商点价水平差异较大,价格战导致油厂大量合同执行较慢。
三、全球植物油供需由偏紧转宽松
2016/17年全球植物油库存降至1853万吨,这也是继14/15年度以来的库存继续下跌,从而奠定了去年油脂价格上涨的主基调。另外,我们可以看到全球植物油的产量量已经上升至1.8607亿吨,上一年度产量是下降的。今年往后预计将处于增长的氛围之中。棕榈油和大豆油预计产量恢复较快,不再支撑油脂大幅上涨。植物油的供需矛盾焦点仍在棕榈油的产量恢复情况。
四、豆油
4.1美豆油-生物柴油
美豆油方面,最关注的即是美豆油生物柴油政策。美豆油消费主要用在食用油,食品加工以及工业消费方面,其中生物燃料工业消耗量约占总需求的25.45%,近几年美国为了减少大气污染和海外能源依赖,加快生物燃料产业的发展,豆油作为生物燃料需求不断增加,因此美豆油消费增减与生物柴油的相关性越来越高。总的来看,生物燃料掺混目标上调助推豆油需求增加,令美豆油供需逐步趋紧,从而对油脂价格形成提振。但后期美国生物柴油政策具体实施要予以重视,因此,2017年美国生柴政策如何实行或为油脂趋势性行情提供指引。
4.2 美国生物柴油政策回顾
《2005年能源税收政策法案》授权美国环保署(EPA)全面实施可再生能源标准(Renewable Fuel Standard,RFS)。 2007年国会通过《能源独立与安全法案》,明确了2022年之前每年的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要求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总量必须从2008年的80亿加仑提高到360亿加仑。2010年美国的可再生能源标准进行了调整(RFS2),对于每年生物质柴油最低使用量的规定为:2011年应达到8亿加仑,2012年最低总使用量标准增加到10亿加仑,此后直至2022年总使用量标准将以10亿加仑为基准并不低于10亿加仑。考虑到RFS计划可能对经济与环境造成的影响,国会授权EPA根据实际情况修正,并在每年11月底前公布下一年度的标准。
4.3 美国生物柴油实际产量
可以看出,美国生物柴油的产量基本达到《能源独立与安全法案》对于每年生物质柴油最低使用量10亿加仑的规定,去年一年接近16亿加仑。
4.4 美国生物柴油--主要原料用量
生物柴油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是优质的石油柴油代用品。它的原料资源主要有:植物油脂,各种废油,动物油脂。根据美国能源署数据,美国的生物柴油原料以植物油、动物油脂为主。因美国是世界大豆的传统生产大国,其生物柴油原料绝大部分来自豆油,2010年以来美豆油用量从90万吨增加至2016年的276万吨,占比一直维持在50%-60%之间。所以美国豆油的工业消费量已接近总产量的26%,所以美豆油生物柴油政策的每次出台都对盘面形成了影响,联动性越来越强。
4.5 美国生物柴油双反政策
背景:14年到16年,美国从阿根廷进口的豆油-生物柴油以及从印尼进口的棕榈油-生物柴油数量激增464%。2016年生物柴油进口达到创纪录的7亿加仑,合计15亿美元。进口豆油生柴和棕榈油生柴得到补贴后,以低于正常的价格出售给美国,这对美国生柴行业造成了实质性伤害。
启动:17年4月13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应NationalBiodiesel Fair Trade Coalition于2017年3月23日提出的申请,对进口自阿根廷和印度尼西亚的生物柴油启动反倾销与反补贴立案调查。
进程: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以5:0通过了正式调查“阿根廷和印尼生柴反倾销”的提议。美国商务部将于8月30日公布反倾销税的征收比例。国际贸易委员会表示反补贴税将于8月22日开始征收,反倾销税则将在10月开始。
影响:1、推动美国国油脂需求(豆油+菜油)的大幅增加,提振美国压榨利润。2、对阿根廷生柴行业重大打击。阿根廷将生柴出口关税从上个月的6.5%下调至0.13%,以期在反补贴税之前尽可能多销售。3、ADM:事实清楚的显示阿根廷和印尼进行不公平的贸易,美国将会征收惩罚性关税。ADM是请求进行反倾销调查的企业之一。4、邦吉:这意味着美国将不得不依靠国内供应来满足生物柴油需求。但美国要想实现生物柴油自给自足,将会面临很大困难。
4.6美豆油库存中位偏下
另外,美国全国油籽加工商协会(NOPA)压榨月报显示,2017年4月份美国大豆压榨量比上年同期低了5.7%,也低于市场预期水平,因为美国豆粕出口需求减弱,导致大豆加工厂放慢压榨步伐。目前美国大豆压榨利润为每蒲式耳1.32美元,一周前为1.26,去年同期为2.00美元/蒲式耳。4月30日的美国豆油库存为78.25万吨,低于3月底的82.33万吨。2016年4月底的库存为88.13万吨。
4.7 美豆油走势分析
从美豆油的盘面走势来看,目前没有特别的刺激,近期将围绕33美分/磅上下震荡。
4.8国内豆油
上周国内油厂开机率略有回升,全国各地油厂大豆压榨总量183万吨,产能利用率为55.17%。随着大豆陆续到港,一些油厂如期恢复开机,但也有部分油厂大豆到港后卸船延迟,导致开机推迟。预计本周(第21周)大豆周度压榨量将提高至185万吨,下周(第22周)大豆压榨量将进一步提至192万吨。不过目前仅按当前计划运算,按目前豆粕出货速度,后续因豆粕胀库停机的油厂可能增多,实际开机率增长也可能不如预期。据粮仓最新跟踪统计,5月份进口大豆到港140船887万吨,环比增11%,同比增15%,6月份最新预估维持在910万吨,较上周持平,7月份最新预期维持820万吨,8月份最新预期760万吨,较上周增加10万吨。6-8月份时间还较长,船期还可能会有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后期到港量仍较大,豆油库存难以下来。
五、棕榈油
5.1 关注马来西亚和印尼
自2005年印尼棕榈油产量超过马来西亚后,马来西亚的产量占比全球一直处于下降态势,但全球的棕榈油定价权依然在马来西亚。USDA报告给出的产量在今年和明年都是处于增产,从减产中恢复已经成为一个事实。
5.2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实质恢复,但不及预期
目前来看,马来西亚半岛的种植面积占比逐步下降,已经不足50%,而沙巴州和沙捞越已经占比53.3%。从棕榈树的成熟面积占比来看,成熟的棕榈树仍然是主力军,占比达到87.2%。
MPOB数据:4月产销报告中产量、库存均低于市场预期,叠加斋月前出口利好,棕榈油反弹偏强。而且我们也发现每次厄尔尼诺都有滞后效应,如09年7月至10年4月,11年增产最厉害。15年3月至16月5月的厄尔尼诺过后,17年产量恢复是个大概率事件。因此根据10年的月环比增长,我们计算17年产量将恢复至2024万吨,整体处于强势恢复当中。
5.3 节后出口面临回落
每逢伊斯兰教历9月,全国穆斯林都要实行白天斋戒禁食,斋月后第一天就是开斋节。节前需要备货。导致近期出口增加。船运调查机构ITS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1-20日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较上月同期增长20%。另一家机构SGS的数据显示增长18.6%。5月整月棕榈油的出口量预计因为穆斯林斋月的需求而增长。从历年统计来看,节后一般出口都会下降,所以目前高出口造成需求较好,但其可持续性需要打折。
5.4 国内棕榈油库存满足刚需
截至5月23日,国内港口食用棕榈油库存总量61.93万吨,处于一个刚需水平,预计仍将持续保持60万吨上下。根据最新了解,5月棕榈油进口量预计在30万吨,6月在20-25万吨左右,7月在30万吨。
综上,棕榈油产量恢复周期,后期供给充裕,若实际不及预期有反弹需求。全球棕榈油需求亮点不足,中国和印度进口增速放缓,生物柴油提振作用有限。棕榈油期价反弹过后将振荡下跌,继续维持逢高沽空思路。
六、菜籽
6.1 菜籽产量梳理
全球菜籽供应方面,最新美国农业部5月供需报告预估的2016/17年度全球菜籽产量6886万吨,较去年的7005万吨减产119万吨,期末库存为476万吨,较去年689万吨,减少213万吨。全球菜籽整体来看,产量与库存近几年来确实下降。但17/18看起来不容乐观,加拿大和欧盟的产量增加。
全球菜籽供需逐步偏紧转宽松。从各国菜籽产量、进出口数据来看,欧盟、加拿大为菜籽的第一、二大主产国,中国、欧盟、日本为前三大进口国,其中我国的菜籽、菜油进口基本来自于加拿大。
重点谈一下加拿大方面,最新美国农业部5月供需报告预估的2016/17年度加拿大菜籽产量1850万吨,较去年的1837.7万吨小幅增产12.3万吨,加拿大最近几年菜籽产量增长乏力,期末库存为47万吨,较去年201.6万吨,减少154.6万吨,降幅为73.4%,产量增加库存下降的原因在于加拿大国内消费量和出口大幅上升,且17/18继续增产。
全球菜籽油供应方面,最新美国农业部5月供需报告预估的2016/17年度全球菜籽油产量2789.5万吨,较去年的2783.7万吨增加5.8万吨,全球菜籽油整体来看,产量与库存接下来有回升趋势。
6.2国内菜籽逐年减产
国产菜籽减产已成定局,随着菜油临储政策的调整,农户种植菜籽的收益下滑,其他机械化程度更高、收益更好的作物受到青睐,国产菜籽近年来种植面积持续下滑,菜籽产量不断下降,预计较上年度下降20%左右。今年国内主产省区菜籽播种面积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以安徽和江苏最为明显,当地菜籽不仅面临播种面积的下滑,近期南方的多雨天气对菜籽生长或带来不利影响,单产前景也不甚乐观,预估今年产量约在400多万吨左右。
国产菜籽价格基本稳定,局部上涨,四川地区油厂油菜籽挂牌收购价在2.65-2.67元/斤一线,湖北地区新菜籽价格在2.35-2.52元/斤一线。目前湖北地区新菜籽已上市,其他地区要等五月底六月初以后开始陆续上市,因菜籽初步上市,农户惜售心理较重,而油厂处于观望阶段,尚未大举入市,整体交易仍不活跃。不过今年国内油菜籽种植面积继续下降,农户油菜籽种植积极性严重受挫,油菜籽种植主要是散户种植,种植的目的为保证自身口油消费需要,少量余籽销售市场,油菜商品量大幅下降。而且由于菜籽收购价格偏低,许多农户选择将菜籽送入当地小榨厂进行压榨,还有一部分菜籽流入西南地区,用于压榨浓香菜籽油,而这样的工艺所得到的菜粕品质较差,会使得国产菜籽整体出粕率下降。预计油菜籽收购价格高开震荡的可能性较大。
6.3进口菜籽增加
我国菜籽的进口来源基本是从加拿大。海关数据显示,1—3月我国共进口菜籽125万吨。另外天下粮仓最新统计,4、5月份进口菜籽到港量或达35.5万吨和72.3万吨,后续菜籽原料充裕,油厂开机率将保持高位。国内沿海进口菜籽总库存下降至47万吨,其中两广及福建地区菜籽库存减少至29.4万吨。
6.4菜油库存攀升
由于油厂开机率明显上升,两广及福建地区菜油库存增加至113000吨,较上周107000吨增加6000吨,增幅5.61%,较去年同期61800吨增82.85%。
根据天下粮仓的预估,我国和进口菜籽折油320万吨,加上菜油进口55万吨和期初库存510万吨,2016/17年度菜油总供给885万吨,需求端由于国储菜油低价抛售挤压豆油需求,16/17年度国内菜油需求量增加至695万吨,库存下滑至200万吨(含国储库存),库存消费比28.78%,为2011/12年以来最低水平。
6.5临储菜油情况
2017年3月13日,因企业投诉亏损,起临储菜油停止拍卖。经过数月持续每周10万吨拍卖,2013年及以前收储菜油已经基本接近拍卖完毕,2016年从下半年以后总共拍卖208万吨。此前有传言称2014年收储的临储菜油将转为国储,由中储粮进行正常轮换,不再拍卖。已经拍卖的国储菜油库存将在5月份之前全部出库,加上未出库的及渠道库存,目前市场预计还有120多万吨待消化。目前还剩余2013年的临储菜油30.9万吨,再算上尚未进入拍卖环节的2014年的临储油90万吨,合计剩余临储菜油120万吨左右。内外减产下,国内菜油供应缺口或将出现,届时菜油供应将更加依靠加拿大的油菜籽。
时间格局上,菜油库存短期仍有压力,去年以来高强度的临储拍卖,上半年为油脂淡季,加之行情跌跌不休,中间贸易商没有需求,导致库存压力都集中在上游。5月临储菜油集中出库,压力主要在6700-7000拍卖的企业。长期较为看好,但影响有限。拍卖结束,剩余100万吨转国储,菜籽减产,风险口在于进口加菜籽情况。前期单边下单,渠道库存较空,压力在上游,一旦价格反弹,中间环节拿货,消化起来较快。预计临储菜油消化完成应该在8-9月份。空间格局上,内地临储菜油:短期有压力,但是货权集中在有小包装消化能力的大型优质企业手中,消化并不是太困难。沿海进口菜油:现在沿海进口压榨菜油难以流入内地销区,沿海价格压力比内地大。
综上,全球菜籽连续三年减产,使得全球菜油库存消费比降至低位,而国内菜籽年年减产,随着国储菜油压力释放完毕,按道理菜油价格应该上涨。但是年初以后菜籽油价格大幅下跌,源于抛储的菜油库存还未被消化,大量积压,加上国内菜籽进口恢复,沿海库存回升,所以看似矛盾,其实就是周期性问题,阶段性的供给压力依然可以打压价格。
七、后续关注
大豆供需,关注南北美,种植、出口、天气等。生物柴油计划。棕榈油恢复产量速度。菜油消化情况,油厂开机率和库存情况。注意每次油脂反弹非反转,继续逢高做空可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