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审计署积极通过每季度公布的审计结果报告披露违规担保问题。2017年已经披露了部分地方政府存在违规出具承诺函、滥用政府购买服务、签订股权回购协议等形式违法融资的行为,并要求及时整改。另一方面,早在1月份,财政部就已经开始致函内蒙古等地区,要求核实处理违规举债、担保问题。从2月份到12月份,财政部已经就违法违规担保问题,问责了重庆、山东、河南、湖北等相关涉嫌违规的地区和金融机构,12月份更是加大力度问责了江苏、贵州两地共计20个县级(市、区)的违法违规行为,而且采取终身问责机制,对即使已经不在任的官员也要追责到底,对全社会都起到了十分有力的震慑作用。
本文数据说明:我们以披露了2017年3季报的城投债发行人财务报表为基础;文中2017Q3的同比增速前值均为2016Q3的数据。
其中“堵偏门”方面,重在强调划清政府和地方融资平台的界限,并对2017年政府以购买服务变相融资的行为严格限定。4月26日,财政部发布《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的通知》(财预50号)旨在继续强调划清政企关系,要求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着手:一是清理不规范的地方政府融资担保,二是列出了违规融资的负面清单,三是实现跨部门监管合作,信息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