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基资产剩余期限明显缩短,偏离度下降;货基、债基杠杆率均上升
货基的资产平均剩余期限有明显的下滑。我们计算了全部货基的剩余期限的平均值和中位数,平均值由三季度的81天下滑到65天,中位数也从84天下降到62天,表明四季度的平均剩余期限确实有所降低。同时我们选取了各期限资产占基金资产净值40%以上的货币基金,发现平均剩余期限在120天以上的占比出现明显下滑,而剩余期限在90天以内的货基占比则是明显上升,其中30天以内的、60天至90天的占比较高。
细分来看,在货币基金的债券配置当中,同业存单占比仍为最大,货基四季度持有的存单市值达到1.8万亿,较三季报的1.6万亿有明显的上升,占净值比也从三季度的25.1%上升到四季度的25.7%。金融债的市值在四季度也有所提升,从三季度的3232亿元上升到了四季度的4463亿元,占净值比由4.9%上升到6.3%,金融债占比的上升与货基新规影响有关,我们在前期报告《从货币基金的历史扩张路径看未来发展》中已经分析过,新规要求下,货基需满足对国债、政金债等高流动性资产的配置占比要求,因此货基会有意识的主动增持政金债。国债占净值比有所下行,由三季度的1.2%下滑到了0.7%,持有市值也由三季度的815亿元下降到509亿元,那么接下来情况会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