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品一周回顾:信用利差震荡,净融资额维持高位
与产业债配置未明显下沉资质一致,17年4季度产业债中国企占比出现小幅下降,而民企、外资、外商独资的占比小幅反弹,从17Q3的12.98%上升至13.51%。可见17年公募基金风险偏好虽然有所提高,但是在资产负债表修复的背景下,即使是在严监管的四季度,民营企业的占比仍然小幅回调至二季度的水平。
强监管下公募基金出于对配置力量的担忧,17Q4信用债重仓规模下滑。同时久期缩短,以应对因信用债流动性丧失而造成收益率上行。不过重仓债项等级并未明显上移,这主要得益于周期性行业盈利修复,产业债信用风险相对可控。
展望后期, 18年年初市场又经历一轮政策密集落地期,政策环境仍不见宽松,信用债重仓规模和久期仍以收缩为主。其中城投债方面,由于17年12月开始财政部对于地方担保举债的规范更加严格,加之诸多地方GDP和财政数据的追溯修正,以及前期云南资本信托延期兑付事件带来的投资者风险偏好变化,我们认为投资主体仍然会继续“短久期+高等级”的投资策略。
产业债方面,由于17年钢铁、采掘等周期性企业盈利修复,在不爆发集中性信用风险的前提下,为了票息收益,我们判断信用债重仓品种的债项主体资质仍然较难上移,所以说对于我们……看看就好了,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