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风险推动高收益债放量
综合考虑已到期和未到期的产业债(包括短融、中票、企业债、公司债、定向工具),整体的高收益债占比为5.83%,绝对值水平并不高。但近几年高收益债规模呈逐年上升趋势,截至7月8日,市场上存续的高收益债有1832只,涉及809个发债主体,发行总额为1.47万亿,占存续债总规模的14.00%,达到近年峰值。与16年的低点4.85%相比,高收益债的占比提高了近10个百分比。
从国际的划分经验来看,高收益债是指评级在投资级以下的债项,按国际三大评级机构的标准,就是指评级在BBB及Baa级别以下的债项,但具体到国内,AA-及以下债项规模占比仅为2.11%,评级分布不均,难以按照评级标准进行归类。相比之下,二级收益率的区分度更强,且能综合反映债项的信用风险,我们将根据债项的中债估值来筛选高收益债,以债项存续期间的收益率中位数或平均值大于等于7%为标准,筛选出所有的“明日之星”和“堕落天使”。
堕落天使是指评级逐步被下调至投资级以下的公司,这类债券前期的到期收益率较低,但随着经营恶化,收益率逐步上升,债项的平均收益率也随之提高。我们可按照存续期间的到期收益率平均数大于等于7%的标准筛选出堕落天使。
进入18年后,尽管收益率已经明显回调,较年初的高点下行逾100bp,但是整体来看,今年无风险利率综合水平仍然远高于16年,抬高了整体收益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