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银行早就介入了你的支付生活了,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要从最早的POS支付说起,因为最早没有银联的时候,POS都是由各银行组建的支付网络,所以那时候支付不便,需要区分银行卡,那时候的银行卡还是9开头,而且卡上有类似VISA/MASTRO等字样,都是各银行自己选择的卡片支付合作方。到后来银联来了,顾名思义就是银行联合,它是国家将各银行的支付网络统一在一起,并开始发行62开头的银行卡同时原来卡片还继续使用,这时候我们的支付网络开始成型,支持所有银联参与机构的卡。但是银行作为银联的合作机构,除银联建设支付网络外,银行也在一起建设,包括开通直连POS等,所以你会发现有些POS上是银行标志,有些是银联,有些是三方支付公司。
到了电子支付时代,支付宝,微信等机构纷纷开始电子支付包括扫码,包括声音付也包括在线快捷支付等。银行也想加入这个大军,但是微信,支付宝都是依靠平台,他们有稳固的平台使用群体,包括社交,网购等,但银行想杀进去很难,毕竟银行的专业是存贷款和中间业务,但做流量(吸引客户每天都使用)不在行,经过长期而纠结的思考,曾经的银行以为自己可以独当一面,但血淋淋的教训告诉他们,他们是斗不过流量之王们的,之前的分久变成了必各,银行开始与支付机构合作,包括建行和支付宝,工行和微信,招商和京东等,这些促使银行可以把自己的支付网络用来分担客户支付流量,从中可以加入自己的优惠措施和收取手续费,这种电子扫码的收银台式的聚合支付没有POS那么多成本,只是在完整的网络中接入一个商户,可以用微信,支付宝,银联钱包,X行自己的支付平台等手段,简单快捷,兼容性好,对客户没有体验差别,而且对于国家规定的静态二维码只能支付200元的限制也是一个突破。因为静态码引导到收银台收银台再支付,就可以支付比较多的限额了。是非常好的手段,所以现在大家都在挣相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