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18 19:51:53 来源:网络投稿
从道德角度,只是个人选择的问题,看到有些答主上升到道德的高层次去讲,分析太有点扯了。
从金融角度,不论是从实务操作上还是最终结果上,最终一般都不会追究要求还钱了。
1.信用卡和蚂蚁借呗都会做催收,但如果真的交付病历本和其他证明材料,以我对金融机构了解,基本上不会后续再做还款催收,内部会做标识。
例如每三个月,催收部门会做一次逾期跟踪,持续了解借款人的生存情况,再决定下一步行动。一般此过程都会拖到一年以上,如果借款人仍然生存,可能会做后续流程催收动作(例如诉讼)。如果借款人已去世,一般直接做坏账拔备,冲销结束。
当然自逾期开始,借款人的信用记录已经被报到人行征信中心,所以无论后续借款人生存与否,征信肯定是有污点的。
2.做金融的都不是傻瓜,尤其涉及到催债的社会后果更加想的明白。如果将针对普通人逾期的催收手段都用上,有可能回款了,但是得到社会很负面的舆论评价。这种情况下,还不如利用此事做一个正面公关呢,花钱少见效大。
3.看到有人在分析法律层面的问题,也是挺搞笑。法理也很清楚也很简单,欠款人有遗产,就需要继承人偿还,欠款人无遗产,谁都不需要偿还。都到了癌症晚期,而且外欠借款机构那么多钱,谁还会认为他还有遗产可以分配?
作为放款机构,还会再搭上一笔钱去打官司吗?让自己的亏损面更大吗?所以不会有打官司事情发生的。
4.对于借款人来说,此种做法也无可厚非。在最后阶段,已经没有经济偿还能力,安排好家人,对不起社会放贷组织。在以普通人的道德评价,已经算是做得很好啊。作为社会放贷组织,这些事情都算风险,早已在合理利润拨付的坏帐储备范围之内了。
更多来说,如果每个人都努力先去还了借贷组织的钱,那才叫暴利企业呢。坏账拔备,就是要覆盖此类风险,才会降低下他们的利润率。
总结来说。借款人可以这样做,但最终不要过了多年之后,还仍然健康的活着,那这些监管机构可不会放过你的哦。
借款机构不是傻瓜,得知从活不久后,他不会采取更加严厉手段,以免再背负坏名声。但是也不会完全放任,会进行追踪、核查,一直最终形成坏帐。
德先生讲金融和理财,由专业变的通俗,觉得好关注我,再多点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