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指的是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由市场决定。而不是由计划决定。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最简单的盈利模式就是,低成本吸收存款,然后高利率放贷。坐吃存贷差。存款利率不到1%…贷款利率4.35%…利差3%!
这种情况下,银行发放贷款必定以稳定为主,以国企为主,以大企业为主。毕竟贷款利率都一样也什么要冒风险呢?……这种结果就是,不需要贷款的大企业,银行给贷款。需要贷款的小企业,银行不给贷款。
2018年以来,市场利率基本放开了,即使基准利率很低,但是银行已经无法按照基准利率吸收存款了。一年期存款成本已经超过4%…因此利率市场化已经到来。
较高的银行存款成本,倒逼银行要更高的利率放款,接受更高利率的借款人,资质一定相对较差……这就需要银行经营风险,在风险和收益中取得平衡。
每家银行资金成本不一样,因此对于贷款端目标客户也不一样……听说有的小银行,已经不发放抵押贷款,只发放信用贷款,因为信用贷款利率高。
利率市场化很好,使得银行真正起到资金配置的作用,把贷款给真正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