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元指数跌破90关口,引发市场广泛关注。2017年初,美元指数从102左右开盘,全年下跌超过10个百分点,曾让很多投资者感到意外。进入2018年,在美国减税、加息背景下,美元指数仍是呈快速贬值态势。1月30日,美元指数继续下跌。
美元汇率快速贬值原因
美元指数的走势不仅取决于欧元、日元、英镑、加元、瑞典克朗和瑞士法郎这六种货币所对应的经济体的强弱,更是与全球经济走向息息相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全球经济回暖,欧元区经济复苏较为明显。从全球角度看,美元指数是美元对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加权得到,其中欧元权重高达57.6%,日元次之。美元兑欧元和美元兑日元的汇率变化,都会对美元指数产生巨大影响。美元指数的涨跌反映了美国经济与他国经济实力的此消彼长。从2012年以来,美国率先实现经济复苏,相对而言,欧洲和日本经济复苏进程要缓慢一些,但进入2017年呈现明显回暖态势。相比欧、日经济的超预期复苏,美国经济增长动力不够强劲,支撑欧、日汇率回升,促使美元指数呈下降趋势。从新兴经济体来看,2017年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速继续领跑全球,而巴西、俄罗斯走出衰退并稳步增长。各主要经济体货币兑美元汇率总体上呈现升值趋势,这也导致美元指数的回落。
第二,美元汇率政策的不确定性。美国经济金融中的矛盾现象在汇率中得到反映,体现为政策上的矛盾,比如近期美国财长努钦和总统特朗普,一个说弱美元有利,一个说要强美元,就是一个很明显的证据,这增加了美元的不确定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一是为促进出口需要一个弱美元。从美国角度看,特朗普将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作为主要施政目标,弱势美元政策无疑会刺激国内出口。美联储的贸易模型显示,贸易加权美元指数每下跌10%将会刺激美国实际出口在未来三年增长7%,这将会贡献国内生产总值(GDP)1.5%的增长。二是巨额债务负担要求一个弱美元。目前美国债务负担高达20万亿美元,任何利率和汇率的上升都会明显增加债务负担,一个相对较低的利率和汇率水平更加有利。三是资本市场和美元地位要求强美元,以吸引国际资本流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从2009年3月8日的6440低点一路高歌猛进,如今已经突破26000点。世界上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历史规律表明:涨得越高,跌得越惨。2017年美国资本市场对GDP的贡献约0.6%。这要求有强美元,因为这有利于持续的资本流入,基础设施投资也要求有更多的资本流入,从而有利于美元地位的稳定。此外,海外资本回流希望先贬值再升值,可以让资本回流的美国公司享有更大的红利等。
第三,美元指数周期走势。从美元指数的走势来看,自1971公布以来,美元指数经历了三轮明显的上涨走势,在前两轮上涨走势之后,美元指数都经历了大幅下跌,可以看成是两个完整的涨跌周期。在三轮上升走势中,1980年7月-1985年2月,美元升值幅度在不到5年的时间内超过90%;1995年4月-2002年2月,美元升值将近7年,升值幅度达到50%;而本次美元指数在2011年5月触底之后波动反弹,迄今为止升值幅度略高于25%。从前几次美元指数周期不难看出,美元指数的下行周期总是长于上行周期,且历次波峰都在逐步回落。本次周期,由于经济复苏、汇率升值幅度都较小,因而利率未能如期上升,在经济复苏和汇率已到周期顶端的背景下,加息面临一定的风险,这也是美元未能按过去路径呈现升值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