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所有国家的货币都是不断贬值?

发布时间:2023-08-18 19:51:53 来源:网络投稿

货币贬值有两种表现形式:对外以外汇表现,对内以通货膨胀表现。

如果是对外,可以存在不贬值,比如人民币兑美元,多年以来它的比例是围绕6-7上下波动,那么便不存在人民币贬值的说法了。很多货币都这般,起码有几年是那样,但是人民币对外始终是较为稳健的货币币种。

如果对内,基本不存在不贬值的货币,因为经济要发展,那么GDP必然有增速,而GDP增长就应由对应货币提供,比如2016年GDP是744127亿,到2017为827122忆,增速是6.9%,那么这多出来的82995亿(827122-744127)就需通过货币发行来供给。

一旦货币增加,那么就会导致一定的通货膨胀,最起码的表现形式为CPI涨速,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就会被抬高。如果单从CPI去看通货膨胀,那只是表面的通货膨胀,实际的通货膨胀应该是货币超发,即M2增速-GDP增速。

实际通胀最直接的表现为个人财富增长跑不赢社会财富增长,那么对普通民众来说便是压力山大,比如拼多多一上市,黄峥和主要股东身价上涨,即社会财富在增长,而普通民众只能干瞪眼。

也可以说,社会财富增长主要体现在资本运作,集中在少部分人手中,而普通大众只能拿慢慢增长的工资来抵触社会财富增长,也就会给人一种错觉——钱是存不住的,越存越亏。

又因社会财富增长速度快,对普通大众,特别是保守型投资者来说,资本增长更为缓慢,甚至贬值。因为社会财富增长的快,而市场并不缺钱,那么对企业来说融资成本就下降,即会导致银行存款利率或相应的理财收益下降,这也是美国的融资成本为什么那么低下的主要原因,自金融危机以后提倡宽松货币政策,甚至货币大量溢出以致投资其他国家金融或实业。直到特朗普上台以后进行了五次加息,可结果融资成本依旧低于我国(表现为联邦基金目标利率1.75%,而我国上海银行间拆借利率隔夜利率为2.28%)。

并不是通货膨胀不好,而是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不好,通货膨胀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促进经济发展,造福于国人。但是长久货币超发,不利社会和谐稳定,特别是拉大了财富分化,比如个人财富增长速度跑不赢社会财富增长速度,那么普通大众就会报怨了。

当然,也不排除有些货币对内不进行贬值,比如GDP不涨,甚至倒退,还有的就是战乱,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货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