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此前,欧盟委员会此前提议欧盟各国直接向伊朗央行转账欧元,欧盟和伊朗会保持并深化经济合作,包括在石油和天然气方面的合作,以避免美元的对伊朗的经济打击。然而,许多欧洲企业或还是没有抵挡得住美元对伊朗经济的侵袭,而不得不撤出此前在伊朗的投资。比如,代表德国经济界利益的德国工商大会总干事长万斯莱本(Martin Wansleben)表示,大批德国企业正在从伊朗“撤出”。万斯莱本呼吁欧盟和德国政府采取措施,以确保德企涉伊朗的业务继续获得融资渠道。
我们近日提及,最近三年间,包括德国在内的欧盟成员国和相关企业都加大了对伊朗经济的投资力度,比如,2017年德国向伊朗出口额同比上升了16%。据德国之声报道,德国去年对伊朗出口商品总量约为30亿欧元。
西门子公司2016年也签署合约,向伊朗出售发电厂设备。而德国大众汽车去年宣布,计划重新向伊朗出口汽车。再比如,空客与伊朗两家航企签约,总共出售100架客机。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也有一部分欧洲的企业依然在伊朗观望,比如,法国雷诺车厂表示会缩减伊朗业务,但暂未全面退出。而西班牙美利亚酒店集团也称,在伊朗的新酒店正在兴建,现阶段讨论业务未来发展言之尚早。
欧盟也于当地时间8月7日生效法令,废除美国在欧盟境内对伊朗的域外制裁行为。欧盟委员会消息称:"因为美国再次针对伊朗所实施的首批制裁刚生效,欧盟更新版的‘阻断法令'(Blocking Statute)也开始生效,以减轻制裁对在伊朗开展合法业务的欧盟公司利益的影响。"
有一种观点是,接下去,欧盟可能会通过美欧商贸谈判之机,向美国经济进行施压,以免于欧洲企业在与伊朗经济的合作过程中受到制裁,不过,最终的收效可能依然甚微,毕竟,美国经济对伊朗原油的终极目标是将其出口降至“零”。从这个角度来讲,仅仅通过谈判的方式,试图免于制裁,只是治标不治本,只有切断了美元和石油美元的垄断地位,包括欧盟多个成员国和伊朗在内的多国才不至于被动,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此前伊朗经济一直扛起去美元化的大旗了。
截至目前,伊朗经济已与多个国家签署了货币结算协议;今年第二季度伊朗的官方外汇报价已由美元改为欧元;伊朗数周前此前宣布进口流程不得接受商家基于美元的采购订单;伊朗外汇交易所颁布了只允许买入或卖出金币的禁令直指美元。有一种观点是,如果世界多国不论进口原油还是出口原油都不再听命于美元,则石油美元就显得非常多余。伊朗已经在今年初宣布进口流程不得接受商家基于美元的采购订单
无独有偶,伊朗上月突然计划取出存在德国(账户由德意志联邦银行管理)的3亿欧元现金,并用飞机运回国。德国《图片报》在援引不具名消息人士的话称,这些现金将提供给在海外旅行时无法使用信用卡的伊朗人使用,目前,德国代表已经证实存在相关空运3亿欧元现钞回伊朗的计划。这传递出伊朗经济提早布局了的这一现金战略。分析认为,伊朗经济或在与美元正式了断后,一旦祭出这一重磅利器,将意味着伊朗向德国等欧盟成员国出口原油或并不会因石油美元的存在而终结,而欧盟成员国对伊朗经济的投资或也不会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