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的薪酬体制,就是按照男人养不活一个家来设计的。为什么呢?
请往下看:
女性结婚后继续工作,是中国社会的一个主流认知
这个主流认知,是有一些历史原因的。
首先,劳动并不是一个义务,而是一个权益。因为在人类社会中,只有参与社会分工,参与劳动,才能获得收益。
所以,在本质上,劳动是一个权益。
如果一个社会,能够保证人人都能劳动,这个什么意思?也就是保证人人都有收益,这是一个好现象,不是坏现象。
在历史上,中国女性是没有劳动权。你说,这是对妇女的尊重?还是对妇女权益的不尊重?
答案不言而喻。
所以,女性也有劳动权,这是新中国相对于旧中国的一个进步。
目前,主流的薪酬体制设计,是按照双收入家庭来设计的。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和依据。
男人能不能养活一个家?
我的曾祖父辈都是旧社会过来的。我的曾奶奶那一辈的女性,基本都是家庭妇女。而且子女众多。多的都有7-8个孩子。
一个男人,那时候也能养家,而且是养一个大家,只不过苦一点而已。
所以,养活一个家,肯定是能养活的。就是生活质量的问题。
我们现在的家庭观念和以前不一样了。
养孩子,就要高质量养,上好学校、受到好教育。
当然,还有房子的问题。这也是一大笔开支。
现在不是养活一个家的问题,而是好好养活一个家的问题。
而好好养活一个家,靠一个男人肯定是不够的。
这是社会普遍经济水平上去以后,一个很自然的现象。
女性工作还是不工作,慢慢将是一个个人生活方式问题
当然,现在还有一些女性为了孩子,为了家庭,放弃了事业,做家庭妇女。
这也是一个很正常的社会现象。
我在北京海淀区。在海淀区,就有非常多的高知女性放弃高薪工作,专门负责孩子教育。
她们把“家庭妇女”作为一个职业来做,非常职业化,非常有职业精神。
做得非常好,非常到位!
我们的社会在不断地前进,不断地进步,个人的生活方式也将不断地“多元化”。
所以,女性工作还是不工作,慢慢将是一个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
无论选择那条路,只要符合自己的想法,符合自己的家庭的具体情况,都很正常。